前几天发了一篇文章,比较张飞与赵云的实力的,本来这二人都是刘备麾下的虎将,又没真正交手过。作为三国名将又各有粉丝,实力如何自然是怎么说都行。不过有一个评论说,张飞性格莽撞粗暴,而赵云细致而有担当,所以赵云更强一筹。这就不是纯武艺的比较了,既然如此作为一个张飞粉,那么也不得不再出来说上两句。

上一篇文章是从长坂坡说起的,这里同样如此。小说三国演义之中,长坂坡塑造了张飞与赵云两个英雄,那么我们就从二人在长坂坡之战的选择对比,看看到底是谁更有担当,看看为啥很多人都在叹息的常胜将军赵云,始终得不到重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坂坡之战的起因是刘备携民渡江,行动缓慢被曹操派遣的铁骑追上,夜战之中被击溃,双方军队混乱交杂,这是长坂坡之战的起因。

长坂坡之战赵云的作为

赵云在长坂坡之战中书中原文是这么描写的:

却说赵云自四更时分,与曹军厮杀,往来冲突,杀至天明,寻不见玄德,又失了玄德老小,云自思曰:“主公将甘、糜二夫人与小主人阿斗,托付在我身上;今日军中失散,有何面目去见主人?不如去决一死战,好歹要寻主母与小主人下落!”

长坂坡一场夜战,到天明的时候,赵云丢了家小,于是重新杀入乱军,七进七出,最终救出了多人,而救出阿斗的举动更是堪称经典。很多人认为这是赵云有责任有担当的表现,然而这其实是我们作为读者,站在上帝的视角在看这个问题,要是把视角换到赵云的身上,以赵云的饿视角看问题,我们就会知道,当时的赵云处事其实大大的不妥。

赵云轻重不分

长坂坡之战,刘备战败,混战之中赵云杀到天明,不见刘备又丢了家小。作为读者我们自然知道刘备已经暂时脱险了,家小陷入乱军之中。但要注意的是,此时的赵云并不知道刘备的情况的,同时他也不知道家小的情况,这个时候没见刘备之后,赵云不是急于寻找刘备,而是觉得丢了家小没有脸面见刘备,反而去救家小。假设此时刘备同样也在遇险,那么赵云此时的举动就会错过救援刘备的机会,哪怕救出刘备家小又如何,丢了刘备同样是得不偿失。

有人会说了,赵云是寻不见刘备,先不说这里的寻不见是不是仔细找了,还是天明没看见刘备。但有一点毋庸置疑,赵云其实是知道此时什么位置是相对安全的,从他一次次的救人往什么地方送就知道了。而赵云在开始的时候,没有进入到安全区域去寻找与确认刘备的安危这是事实。

而且这个时候,刘备的家小其实可能也已经脱险了,因为当时很混乱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但赵云不是去寻刘备或者说寻此时刘备军的集结点,自以为是地认为家小没有脱险,冲杀入曹军,这是典型的轻重不分。

再有一个,赵云在七进七出之中,不只一次救出了人物,甚至中途还与张飞说过话。此时的赵云已经知道刘备的事情与地点了,但他还是没有去见刘备,汇报自己的想法与打算,而是直接去转头救人,这样的行为说得好是有担当。说得不好,那就是无组织无纪律此时的赵云做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要听刘备的才是,最少你想救人也要见面汇报一下才行。

长坂坡张飞的做法

长坂坡之战前,张飞负责断后,曹操军队深夜袭来,刘备军夜战溃败。此时张飞的做法是什么,我们从三国演义之中的原文来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曹兵掩至,势不可当。玄德死战。正在危迫之际,幸得张飞引军至,杀开一条血路,救玄德望东而走。文聘当先拦住,玄德骂曰:“背主之贼,尚有何面目见人!”文聘羞惭满面,引兵自投东北去了。张飞抱着玄德,且战且走。奔至天明,闻喊声渐渐远去,玄德方才歇马。

长坂坡一战,刘备战败,张飞的第一做法就是向刘备靠拢,而且一夜之间都是护送在刘备的周围,保护着刘备杀出重围的。

然后在刘备暂时安全之后,有糜芳说赵云投靠曹操的话,这显然是一个误会。但这其实也是赵云自作主张引发的副作用。这个时候才有了张飞所谓的要去寻赵云,一矛刺死的说法。

当时刘备也劝了张飞,但张飞没有听,很多人就认为这是张飞的莽撞的体现。但事实如此吗,张飞带了二十多骑出来,却并没有莽撞地直接去找赵云厮杀,或者杀入曹操军阵。而是在长坂桥摆下了疑兵之计,自己也镇守在长坂桥上。因为昨夜刘备与张飞杀出来的时候,只有一百余骑,刘备此时只是暂时安全,曹操的大军随时可能到达。张飞虽然因为误会赵云投敌而暴怒,但却并没有因为愤怒而失去理智,而且张飞清楚地知道,此时的刘备的安危才是最为重要的,所以才在这里布下了疑兵之计,这是在位刘备遮断敌人的追兵,如果曹操兵追至,为刘备争取时间。事实证明张飞的这般安排,最终还是起到了作用,使得曹操暂时退兵,这一点不是赵云在那里七进七出捣乱可以达到的。

由此可见,张飞对于事件轻重的把握,大局观的掌控方面都要远高于赵云。赵云只是因为丢了家小无颜见刘备,就自作主张地在曹操营地里边乱闯,这赵云倒是个人英雄主义威风了,但这是刘备想要的吗?

刘备摔孩子的一点题外话

赵云最后一次救下阿斗之后,终于是来到了刘备的面前,这个时候就出现了三国演义之中一个著名的场面,那就是刘备摔孩子。三国演义的原文如此。

玄德接过,掷之于地曰:“为汝这孺子,损我一员大将!”赵云忙向地下抱起阿斗,泣拜曰:“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

一般认为刘备摔孩子,是在收买人心,但事实上刘备这么做仅仅只是在收买人心吗。刘备的话,为了刘禅,险些折损了赵云,这仅仅是在收买人心吗?非也,刘备这么做其实也是在敲打赵云,但估计赵云自己没有看出来而已。

长坂坡夜战,赵云杀到天明的时候,身边还有三四十骑。在当时的刘备一方这可是一股不弱的力量,要知道张飞护送刘备杀出重围后,刘备身边也就是百余骑。张飞在长坂桥布置疑兵,也就用了二十余骑。此时赵云身边的力量,差不多是刘备身边力量的一半,比张飞带到长坂桥的还多,是一股不弱的力量。

结果呢,赵云七进七出,他自己倒是打得爽了,除了安排回去送人的几个小兵外,最后赵云带着阿斗过长坂桥的时候,可是一个跟着的都没有了。在刘备当时兵力匮乏的情况下,白白折损三四十骑,这是一个不小的损失。

而且刘备说的为了刘禅险些折损了赵云,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当时的赵云七进七出确实是凶险异常,最后能够成功的脱困有很大的偶然因素在。如果赵云真正的折损在长坂坡,无疑是对刘备的一大损失,而且这也完全是赵云擅自行动自己找的。

刘备摔孩子这句话,除了收买人心外,另一重意思就是在敲打赵云的擅自行动。赵云为何会几乎折损,还不是他明明可以脱险找到刘备,偏偏自觉无脸去逞英雄的结果。赵云如果一开始就带着三四十骑找到刘备,在按刘备的安排行事,那么无论对刘备还是赵云结果都要好很多。

赵云在历史上的地位远远不如张飞,就以三国演义两人都有出色表现的长坂坡一战来看。张飞的举动处处都是以刘备为先,以大局出发。而赵云更多的是个人英雄主义,完全凭借自己的判断做事,而一旦他的主观判断有错那么后果可怕。

万一当时的刘备家小已经脱险了,赵云去折损在曹军之中,这个损失谁来承担?

万一当时刘备正在危险之中,赵云跑去救什么家小,刘备出事,这个损失谁来承担?

赵云不是读者,在乱军之中他是把握不到全局的,他的判断全凭的是自己的感觉,万一他的判断错误就可能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

这就是很多人口中冷静而有担当的赵云,就以长坂一战他与一般人心中莽撞暴躁的张飞在处理事情上的把握以及大局观的掌控上,可谓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差距极大。

说到这里,恐怕很多人都知道了为什么看起来是常胜将军的赵云却一直不如关羽、张飞这样的受到重用,你要是刘备看看赵云在长坂坡的表现,你敢重用他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