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很多人都听说过这么一件事:辅导作业导致家长手骨骨折。武汉市民周先生因为辅导自己孩子的作业,孩子贪玩,一边看手机一边写作业,周先生一时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就导致“拳击手骨折”。无独有偶,上海的爸爸也是,因为太气愤,不舍得捶孩子,结果捶墙导致手骨折。长沙的爸爸捶桌子,也是如此。

不写作业,父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辅导孩子写作业,就连博士也不能幸免地暴躁,辅导孩子作业这件事,似乎比工作更让人抓狂。

父母在对待孩子的教育这件事上,总是缺乏理智和思考。归根究底,是原生家庭的教育方式被复制粘贴在这一代孩子身上。

这样,不出问题才怪。

德国的心理学家在《0次与10000次》这本书里说道:

一个很少得到认可和赞赏的童年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它可能会使一个人无法成长出一个快乐的、自我决定的、自信的人格。

吉塔·雅各布他是德国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之一,他的著作已经被翻译成十多种语言,在世界上开创了“图氏疗法”。她认为每个人的内在都有四个会影响你的思维模式的“自我”,它们是:内在小孩、内在审判者、应对方式、成人自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本书就从这四种思维模式剖析人的行为方式,让我们去觉察到自己内心的冲突、创伤、心理阴影,让我们理解了我们曾经多次出现的暴躁的情绪和受到伤害的感受。从而通过练习来改变我们自己。让我们成为一个稳定的成人自我,不被情绪所左右,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成为更加智慧的自己。

当然,这本书除了可以帮助我们来找到我们自身的问题以外,同时它还像镜子一样,反射出我们对待孩子的各种问题。我们身上出现的这些问题,如果我们不加改正,肯定也会出现在孩子长大的过程中,那样,我们的梦魇也会成为孩子的梦魇。

这绝非我们想看到的,也绝非我们的意愿。

回过头来,想想我们是怎么对待孩子的?

从这本书中,我认识到这三个方面对孩子有极大的影响。

一、没有认可和赞赏无法培养出快乐、自信的孩子

你怎么这么不听话?

这么简单的题你怎么不会做,上课的时候都干嘛了?

快迟到了,别磨磨蹭蹭的,怎么这么慢?

这样的话,是不是很熟悉?我们在频繁指责孩子的同时,从来忘了想一想,事情真的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么?

听话的孩子就真的好么?

孩子真的是很笨么?

还是我们自己已经忘了,我们那个时候也常常不会做题,感觉那道题就是天书一样的东西,对于我们答案是那么遥不可及。孩子现在经历的是当时我们也曾经经历过的。

我们的初心,可能就只是想让孩子变得更好,可是我们不懂这样频繁的指责孩子,不仅不会让孩子变得更好,还容易让孩子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以前,很多家庭都是好几个孩子,家长们对于孩子们的教育都属于粗放型,放羊式的,只要孩子没病没灾,就能健康长大,家长们也就完成了自己的责任。但是现在的孩子一家只有一个,对于孩子的教育那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

教育孩子成了家长们的最重要的事情。但是我们自己却没有认识到我们的教育方式,一直在沿用自己的父母那一套陈旧的方式 ,我们从来没有考虑过是不是合适。要知道环境的变化致使应对的生存技能产生变化,可我们仍不自知,不自醒。

我们只是单方面的认为,指责是让孩子变好,可是却不知道这样对于孩子的伤害。哪一个家长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快乐、自信。

可是我们却用错了方式,其实改变就是从认知开始,认知的改变势必会造成行为的改变。当我们认识到赞扬有助于孩子的快乐成长,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那么我们还会吝啬我们的赞扬和夸赞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自发性、乐趣和玩耍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不可或缺而且极为重要。它们能帮助人们减轻压力,让生活变得更轻松,重新在正确的关系中看待事物,并产生创造力和幸福感。

滑雪冠军谷爱凌的成长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出,她的成绩就是从爱好、从兴趣开始培养。从而延伸到其他的方面。

我们认为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学习是最重要的事情,什么事都应该靠边站。但是娱乐、玩耍也同样重要。没有玩耍的生活,不仅会让人变得愚蠢,也会让人变得不快乐。更别说兴趣也就是说做这件事产生的乐趣才是让人真正投入其中,乐此不疲的。

玩耍是让孩子们之间促进关系,磨合 孩子们的处事能力,也正是因此才形成孩子的社会人格。为什么有的人上了大学会出现各种人际关系的问题,就是因为从小学到大学,从来没有真正地和同伴们进行人际关系的磨合,没有形成自己的社会人格。她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但是上了大学以后,优秀的人更多,彼此不能包容造成矛盾的情况变得更加突出了。孩子们还是按照以往的思维方式,就会造成各种人际关系上的问题。

所以,什么事都不能过度,合适的尺度很重要,不要舍本逐末,毕竟孩子最终是要到社会上生活,智商重要,情商更重要,有时候,为人处事人际关系会影响到一个人的成长天花板的高度。

三、父母不应该把孩子培养成自私的人,但这并不意味着孩子的需求是不合理的。

我们常常忽略孩子的需求,希望让孩子学会体谅别人,可是这样事事都以这个目的为导向的话,可能会造成矫枉过正。

曾经有一位家长,她不要求自己的孩子把喜欢的东西分享给别人,但她会说如果你把你的东西给了别人这样会让你感到快乐,那你就这么做。比如孩子有三个苹果,那她可以把这一个留给自己,两个分给别人。这没有问题。但是如果孩子只有一个苹果,你要求她把她仅有的唯一的苹果给别人。那她以后肯定会忽略自己,有什么都会先满足别人。即使自己没有钱也会想方设法帮助那些向她求助的人。无疑,这样的理念,会让孩子的生活陷入困境。这样的结果肯定也不是我们做父母的初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孩子老想着让着别人,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分享给别人,她可能会认为别人的幸福是和自己相关的。可能会让孩子无故承担本不应该承担的责任。不过现在的孩子因为家长的溺爱,很多都被培养成为一个熊孩子。不不顾其他人的需求,以自我为中心。所以不管哪一种,都应该注意边界和程度。

对待孩子的教育,没有一蹴而就,只能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用岁月和陪伴、如琢如磨去打磨一件艺术品一样的耐心来对待它。

这本吉塔·雅各布《0次与10000次》不仅让我们梳理自己,让我们认识自己、从而更加了解自己,让我们做出改变,也可以作为镜子,让我们和孩子的关系更加和谐。因为当我们了解到我们的内心有些东西是与原生家庭的教育方式分不开的,所以我们就会改变我们自己的教育方式,从而使孩子和我们的关系更进一步,也是从源头上避免了让孩子陷入更大的心理危机,从而让孩子的人生更加快乐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