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CHENGJI.城记攸城

根据陕西卫健委最新消息,3月23日0-24时,新增报告本土确诊1例、无症状感染者2例,均在西安。

值得注意的是,一例来自上海的无症状感染者,引发大家关注。要知道,本次陕西疫情源头,就是3月1日上海航班的无症状感染者。那么,他们之间有何不同?

解读:两次的截然不同

当下依然严峻的形势下,重点城市也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比如这例无症状感染者的出发地——上海。

公开新闻显示,3月12日上海发布了《进一步强化疫情防控措施》,其中提出明确要求:“市民非必要不离沪,确需离沪的人员须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

根据陕西卫健委官网,具体情况如下:

上海虹桥高铁站实景◎NEWS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男。3月22日乘坐G1940列车到达西安后随即进行核酸检测。3月23日7:30第三方检测机构报告核酸检测混检结果阳性,14:14单采单检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经市级专家组诊断为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目前在定点医疗机构隔离医学观察。

可以看到,这名无症状感染者是到达西安后,就已“随即进行核酸检测”,并在次日得出结果并“在定点医疗机构隔离医学观察”。

除起始站外,G1940次高铁经过的有无锡东站、南京南站、徐州东站、商丘站、郑州东站、渑池南站、三门峡南站。因东部流动更强,这种情况属于“同一空间”,我们也提醒相关城市要及时排查。

这次全国突如其来的疫情

毒株是传播力极强的“奥密克戎”

从吉林省以及上海公布的信息显示:

源头不明晰、存在隐匿传播

所以,奥密克戎迅速扩散

从这个角度来看,在“防疫”非常时期,

对重点疫区人员进行核酸检测,

这种规定动作至关重要

通过这次陕西疫情,就知道明晰源头从而控制“隐匿传播”的关键。要知道,3月1日入陕航班上的上海乘客,并不知道自己是感染者。

这里,我们再回顾下“上海航班引发的陕西疫情”路径:

东方航空MU2226航班实景◎NEWS ▶3月5日(周六)上午9:23,陕西卫健委公布:新增本土确诊1例,系外省(注,为上海)来陕出差人员;下午14:30,新增本土确诊1例,系上午发布确诊同航班人员。 ▶3月6日(日)上午8:00,西安接外市(注:为上海)函告,西安向其通报的两例确诊同航班人员中2人,在该市核酸检测结果阳性,诊断为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 ▶3月6日(日)上午10:35,陕西卫健委公布:“经陕西省疾控中心基因测序,3月5日上午9:23发布的陕西本土确诊属于VOC/Omicron变异株(BA.2进化分支)。


上海航班中最早的两名确诊,最终只传播了一位。传播链显示,恰恰是返回上海的两名无症状,从而累积传播带来陕西300多位的确诊。

从这点上来看,我们对上海方向“无症状来客”异常关心。不同的是,上海航班确定源头时已过去几日。这次,由于这次采取了相对严格的筛查措施,在乘客入陕时就已制止了可能的传播链形成。

那么,我们如何看待“源头”的上海?

判断:上海处于什么阶段

无论是2021年底西安的“境外航班疫情”,还是这次吉林省和上海市疫情,我们可以总结一个公式:

大规模传播特性=毒株传播力+源头不明晰+传播控制时间+出现隐匿传播。

因去年底的境外航班疫情,相信西安人很清楚“德尔塔”的威力。实际上,无论是德尔塔还是奥密克戎,一旦有适合它的介质和空间,就会“一传十、十传百”。尤其在无法锁定源头并出现隐匿传播下。

对这次“奥密克戎”,从吉林省和上海市两地的调查结果,我们感同身受

吉林省卫健委副主任表示:“初步判断,此次疫情为2月下旬输入吉林并在本地传播。发生时正值春季开学季,人员跨区域流动增加。” 上海发布3月1日发文称:“据流行病学调查、基因测序比对和专家组综合研判分析。感染来源聚焦于,境外输入病例携带的病毒污染环境,由于管理疏漏引发本土感染并导致传播。”

要知道,引发陕西疫情的航班是3月1日入陕,首例确诊3月5日——这意味着,上海存在极大的社区传播风险。

这次,因为“上海航班引发的陕西疫情”,从航班入陕到首例确诊中间仅有4天。因及时锁定源头,西安通过快速反应控制住传播链。从首例确诊到达峰,为时仅8天,目前已经恢复正常

但是,数字上的上海情况并不乐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3月1日至今,上海累计5900名(确诊+无症状)近两日,无症状是确诊的240多倍,创下全国纪录!

那么,“上海航班引发的陕西疫情”源头,是两名无症状感染者——截至目前,也尚未确诊。按照规律和常识判断,上海正迎来疫情最吃紧的时候。“确诊+无症状”,将是一个巨量数字。

所以,上海这惊人数字显示,我们相信在突如其来疫情面前——“没有神话,只有常识”。

未来:我们该如何看待下一步

最近,朋友圈流行一句话:青春能有几年,疫情已有三年

我们必须接受一个现实:新冠疫情,是1918年“西班牙流感”以来全球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也是二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引发的各种事件和变动,层出不穷。

对西安来说,这座古老的现代都会遭遇了多次疫情,并遭遇了“封城”。

当下现实,如何实现“动态清零”,防疫是“上下协力”的结果。政策、措施和手段,离不开精准布控和市民配合;模糊、传闻和不解,只会加剧不安全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央视《新闻联播》重点报道了西安◎制图/城记智库

第一,从源头锁定和检测:陕西防疫关键在西安,西安“外防输入”关键——是机场及重点地区往返人员。明晰源头,即可精准防控。那么,诸如“水乳交融”的咸阳,要与西安“信息、机制和运作”一体化,没有必要加码防控。

第二、进行全方位系统防控:锁定源头,可实行“分区分级差异化”的精准防控。同时,实现公安、公卫、大数据深度融合,突出重点传播链条和重点风险人员,细致深入进行流调排查。这样,尽量不影响正常的社会运作。

第三、全力确保社会面清零:根据最新文件,要推行的分类隔离和管理。基于此,可同步实现流调、转运、隔离等作业,就可提高疫情处置效率。因为2021年境外航班疫情,“社会面清零”成为一个全国共识。

当然,对生活我们更多人来说,平日要做好防护(尤其是戴口罩等);非常时期要避免或减少外出,必要时亦要自行做好筛查,不要给他人或他城带来麻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确诊超一百城市分布图◎制图/城记智库

要知道,当下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外部压力巨大。目前,确诊过百城市超过20个。

“疫情面前,众生皆苦”。每一座遭遇严重疫情的城市,其所采取的动作,都是在为下一步“寻找出路”,为下一座城市“避雷”。我们更应要做的,就是如何借鉴和提升他的经验。在“动态清零”面前,从而更好的防疫,以利众生。

《左转》中有一句话:“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人如此,企业管理如此,城市管理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