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2日)下午,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

介绍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截至3月21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23036.7万剂次,完成全程接种的人数为124041.3万人。

当前,全国新增本土感染者仍在快速增加,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要坚决采取果断措施,疫情发现要更早,疫情处置要更快,落实防控措施要更实,服务群众要更到位,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

3月1日—21日,全国累计报告本土感染者超过41000例,波及28个省份。

吉林省疫情处于高位发展阶段,3月1日—21日,累计报告感染者超过22000例,自3月14日以来连续8天每日新增感染人数均超过1000例,疫情主要集中在吉林市和长春市,两市社会面传播风险仍然存在。

新冠病毒可能通过“物传人”的途径造成感染,但它在疫情扩散当中的作用非常有限。通过洗手可以简单有效地切断这些传播途径,保持手的清洁卫生可以有效降低新冠病毒感染的风险。

近日,山东省立医院临床医学检验部副主任、山东省支援威海核酸检测队队长白晓卉同志因突发疾病抢救无效去世。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闻发言人米锋向为抗击疫情献出宝贵生命的同志们表示深切的哀悼,向家属表示诚挚的慰问,向始终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社区工作者、人民警察、志愿者,向所有为疫情防控作出贡献的劳动者表示敬意,向广大人民群众对防疫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表示感谢。

发布会上,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解读了

《区域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

组织实施指南(第三版)》的修订要点。

为进一步指导地方做好区域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工作,在充分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对《全员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组织实施指南(第二版)》进行了修改完善,形成了《区域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组织实施指南(第三版)》(以下简称《指南》)。

第三版《指南》总体要求:在精准快速的流调排查、社区管控基础上,科学研判疫情传播风险,划定区域核酸检测范围,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加强组织管理,优化采、送、检、报流程,进一步提升核酸检测质量和效率。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所在的设区市,包括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超大城市,应当在24小时内完成划定范围的区域核酸检测任务。需要时,可通过区域内协同支援予以保障;必要时,可申请全国支援。

第三版《指南》指出,要在精准快速的流调排查、严格的社区管控基础上,科学研判疫情传播风险,划定区域核酸检测范围,制定具体工作方案,进一步提升核酸检测质量和效率。重点修订内容如下:

一是强调科学精准,对划定的区域进行核酸检测。为进一步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水平,第三版《指南》更加强调在科学研判疫情形势基础上,精准划定检测范围,将第二版《指南》中的“全员”修改为“区域”,区域大小由疫情防控需要决定,指导各地对划定的区域完成核酸检测。

二是进一步明确完成时限要求。为适应奥密克戎等新冠病毒变异株传播速度快的特点,规定了划定范围的核酸检测应当在24小时内完成,进一步提高疫情“早发现”能力。

三是增设若干工作专班。根据区域核酸检测涉及的各环节、各部门,指导地方成立数据统计专班、采检匹配专班等9个工作专班,规定了专班职责。该9个专班不要求必须设立,各地可根据实际灵活增设或合并,但须做到职责不空缺。

四是提供检测力量测算依据。为便于地方测算、准备检测力量,在充分总结西安、天津等地经验基础上,对各地在24小时内完成核酸检测所需的采样人员数、核酸检测能力,给出了明确测算指导。

五是精简检测技术性要求。结合本《指南》应用范围和实际操作需求,《医疗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工作手册(试行)》等技术文件中已有的要求,不在文中表述。而是对采样的组织、转运、检测、结果处置等管理性要求进一步突出和明确。

来源:青岛日报(qddaily)综合自观海新闻客户端、央视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