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山佳

还记得小学时,周三下午不上课,电台播放的《电影剪辑》,就成了我的最爱。《叶塞尼亚》、《大篷车》、《绝唱》、《生死恋》、《简爱》等影片,都是先看了电影,再从《电影剪辑》中加固的。

长大后,渐渐知道了幕后配音艺术家的大名,如李梓、邱岳峰、尚华、苏秀等等。其中刘广宁,也就是今天的女主,音色甜美动听,称其有着“被天使吻过的嗓子”,她本人也被誉为“银幕后的公主”,。

童话中,公主总会与王子生活在一起。那么,现实中的刘广宁,其夫君从小却是孤儿,这其中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刘广宁,1939年生于香港,原籍福州。她的爷爷刘崇杰,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是民国时期外交界的风云人物,曾任中国驻德意志兼奥地利全权公使。

冯耿光,人称冯六爷,是梅兰芳智囊团梅党的核心人物,与刘崇杰同为日本留学生,因此交往密切。在他的牵线下,梅兰芳避居香港时,曾到过刘家做客。可乐的是,梅兰芳称呼刘崇杰“刘公使”,称广宁奶奶“公使夫人”。广宁还记得,2岁的她曾为这位梅大师献过艺,唱过歌。

广宁四岁时,随家人回到上海。五岁的她,开始学钢琴,这也许是上海名媛必备的一项技能。爷爷的藏书甚多,而广宁总是爱读文艺类的,如中国四大名著,还有《笑面人》、《呼啸山庄》、《天方夜谭》等外国作品。广泛的阅读,增长了广宁的知识,开阔了她的视野。广宁坦言:“读到好的文字,我就有欲望、有冲动,觉得我应该念,念得好很过瘾,念不好就很难过。”

02

受家庭的影响,广宁埋下了艺术的种子,她想从事文艺工作。虽说爷爷与文艺界人士交往频繁,但自己的孙女从事文艺工作,爷爷却不乐意,他希望广宁好好读书,念个好大学,将来有更大的造诣。

广宁中学时,爷爷去世,对她喜欢文艺这件事,家里的氛围似乎宽松了许多。广宁喜欢听广播,参加了上海电台的业余广播组。因为奶奶是北京人,广宁有着一口标准的普通话。

一天,广宁听邻居提及“上海译制厂正在招人”的消息,第一时间她就给上译厂写了一封自荐信。

难得的是,广宁竟收到上译厂的回信,通知 她几天后去厂里参加考试。在老妈的陪伴下,广宁来到了上译厂。她先朗诵了一首歌诵大海的诗歌,接着又为影片《圣彼得的伞》某一片段配音。总之,广宁一点儿都不紧张,相反,她觉得在录音棚竟有一种很舒坦的味道。

最终,在所有参加考试的学员中,广宁成为最幸运的那位,也是唯一被录取的学员。那是1960年,广宁21岁。

有人曾问过广宁,当时为何不考大学?广宁解释:她非常热爱文艺,如果上大学,毕业时全国分配,那么以后从事文艺工作的机会就太渺茫了。关于给上译厂写自荐信,经年之后,广宁感慨:那时的自己,就是一个傻胆大,无知者无畏。好在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广宁从事文艺工作的愿望实现了。

上译厂的老艺术家苏秀,回忆道:“大家都知道广宁的祖父很不一般,但是她本人不张扬,不挑剔,一点也没有官宦人家娇小姐的习气,只有一种端庄气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初到上译厂的广宁,是个新人,安排她配的影片不多。正好,这是个学习的机会,每天广宁就带着小凳子,定时坐在录音棚里,听老演员配戏。广宁还把剧本带回家,不断念台词,再对比老演员们的配音,边观摩,边琢磨。

广宁坚持认为自己是上译厂的新兵,那只能用勤奋去弥补,笨鸟先飞。不疯魔,不成活儿,专注投入的学习,令广宁的业务水平进。至今,她还记得她的首部作品,是保加利亚的电影《第一课》。

风华正茂的广宁,投入在配音世界里如醉如痴。当时的她,并未意识到爱神丘比特的箭,已悄悄射中了她。

一天,广宁走进上海歌剧院声乐老师的家,见到一位小伙子,穿着一身旧军装,却有着烔烔有神的大眼睛。最奇怪的是,广宁每次去,总会见到这位小伙子,他笔挺地站在旁边,安静地聆听老师对广宁的指导。每次,小伙子望着广宁的目光,总会触及到她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老师告诉广宁,小伙子大名潘世炎,从小父母相继离世,他成了孤儿。当小潘挣扎在饥饿线上时,人民子弟兵解救了他,将其培养成文艺兵,成为新四军新安旅行团的一名舞蹈演员。那一年,他14岁。

小潘知道自己是个门外汉,那就用勤补拙。无论严寒还是酷暑,总能在练功场上看到他跳跃和旋转的身影。

后来,小潘进入上海歌剧院,转型成为一位小提琴手。再次成为门外汉,小潘又是拿出他的法宝,把时间与精力都投入到自己的事业上,天热时,就站在水桶里练。功夫不负有心人,小潘很快成为上海歌剧院管弦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

广宁与小潘,年轻的心在慢慢靠近。但广宁家人不同意,认为门不当户不对。但广宁认定了小潘:“我图什么?钱,吃得完用得完,物质财富,可以靠我们自己创造,可那颗心,那颗一心要将音乐事业搞上去的心,是金子也难买到的!”有情人终成眷属,那是1963年,广宁24岁。

04

婚后,广宁与小潘育有两个公子。广宁工作忙,小潘非常支持她,孩子都由他来照顾。小潘不但把家里的家务活都承包下来,而且为了广宁能吃到可口的饭菜,他硬是学会了烧菜。

有观众曾写信给广宁,说你们配音的电影中的人,都是住在豪宅里,既清闲又舒服,就想当然认为,你们的生活也是这样,要来广宁家打杂,说住在你家的厨房就好了。

可观众哪里知道,广宁一家四口,住在小潘单位分配的房子,只有一个房间,而厨房则是11户人家合用的。

炎热的夏季,没有电扇,更没有空调,两个孩子只能睡在地板上。一次电视台来录节目,广宁家的房间太小了,无奈之下,摄影师只能把机器架到阳台上拍镜子里的人。

潘争,是广宁的长子,小时的他,经常跟着妈妈去单位上班。坐在录音棚里,他看到银幕上是衣着华丽的舞会,而银幕下的妈妈却穿着打着补丁的棉袄。这一幕,深深地刻在了潘争的脑海里。

再清苦的日子,因为有了爱的温度,也会过得像花儿一样。也许,这就是“有情饮水饱”的境界吧。

05

1991年,广宁为了儿子的前途,定居香港。此时的小潘,已变成老潘。他为了照顾妻子与孩子,一同前往。

广宁凭借自己的语言艺术强项,为香港推广普通话录制各种名著。而老潘,就操起老本行,教孩子们学拉小提琴。他从来不收太多学生,因为他要照顾妻儿们的饮食起居。

老潘所做的一切,广宁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有时,她会跟老潘开起玩笑:“如果评选模范丈夫,我一定会把票投给你。”老潘一笑而过,照顾好妻子,那是天经地义,何用他人肯定?小事一桩!

2008年,两位公子已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事业。广宁与夫君商量,准备回上海定居,安享晚年。哪知,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夺走了老潘的生命。45年的风风雨雨,一同走过,习惯了你的陪伴,而今只余下我一人。情何以堪?

广宁长久地沉浸在哀痛中,好在朋友们,一直陪伴着她,安慰着她,将她从痛苦的边缘拉了回来。2019年,80岁的广宁,参加访谈节目,依然那么高雅、那么年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人说:80年代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和上译厂密切相关,世界各国的英雄美人一张口,仿佛就是童自荣、刘广宁。

2020年6月25日,广宁在上海去世,享年81岁,但她的声音永远萦绕在观众的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