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年来愈演愈热的撤县建市设区,被当头浇了一盆冷水。

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一年一度的政府工作报告如约而至。报告在回顾过去一年成绩,设定今年经济和社会发展增长目标之外,也释放出了一些关于城市发展的最新信号。

其中,在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方面,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严控撤县建市设区”。

随着城市竞争进入城市群和都市圈发展时代,撤县建市设区曾被视为解决城市发展空间不足问题的捷径,近年来各地关于撤县设区的新闻,不绝于耳。以泉州为例,“撤县改区”有利于泉州培育强大的中心城市,利于都市化、同城化发展要求,有力促进闽西南协同发展战略,当然也有利于地铁落地。

然而,此番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明确将严控撤县建市设区,对泉州来说似乎距离主城区扩容又远了一步。但结合苏州、无锡等地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经验来看,城区扩张暂停并非是一件坏事。

泉州撤县(市)设区路漫漫

泉州撤县(市)设区的呼声已存在10余年之久。早在2011年,时任泉州市副市长黄维礼就坦言,泉州作为福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目前受到了城市规模过小、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产业布局不合理、发展后劲乏力等“瓶颈”的束缚。

他建议国家对泉州区划调整给予支持,并将其列入“十二五”规划。

2017年、2018年连续2年有人大代表向福建省提交议案,希望尽快启动泉州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加快提升泉州中心城区辐射能级。

但即便是如此强烈的呼声,泉州“撤县(市)设区”依然没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人梦碎,有人梦圆

一边是泉州“撤县(市)设区”梦碎,另一边是省内兄弟城市梦圆。2017年11月,长乐撤市设区挂牌,至此,存续20多年的“长乐市”成为历史,新的“福州市长乐区”正式成立,福州由此进入“六区时代”。

“十四五”时期,福州在强省会战略的加持下,还将积极推动闽侯、连江撤县设区,力争使福州建成区面积达到60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突破500万,建成福建首个特大型城市。

同样,幸运的城市还有漳州和三明。202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福建省正式撤销县级龙海市,设立漳州市龙海区;撤销长泰县,设立漳州市长泰区。

同时撤销三明市梅列区、三元区,设立新的三明市三元区;撤销沙县,设立三明市沙县区。而泉州,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撤县(市)设区还是慢了半拍。

此外,泉州不禁深思:

再回过头来看政府工作报告,在严控撤县建市设区前面提到的,是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

言下之意,区划调整政策的收紧,更多是从城市布局层面进行考量。

诚然,撤市设区作为一种行政区划调整方式,可以实现“集中力量办大事”,改善交通、医疗、教育等制约区域发展的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极强的引领作用。

国家为何要严控撤县建市设区?

1980-2020中国县、县级市、市辖区数量 图片来源:国民经略

去年,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对撤县设区的表述为“超大城市要划定并坚守城市开发边界,慎重撤县设区”。

仅仅1年时间,该表述就发生了3点变化:取消了“超大城市”这一前提,范围扩大;“慎重”一词改为“严控”,表现出持续收紧的迹象;不仅仅针对撤县(市)设区,还包括撤县设市(县级市);“严控撤县建市设区”,虽然不等于“禁止”、“暂停”,还是留有一些余地,但“严控”一词比“慎重”要“紧”得多,各地撤县建市设区的难度或将进一步加大。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汪玉凯表示,撤县建市设区本身符合城镇化发展的大方向,对地方政府来说也有很大动力,但近年很多城市为盲目扩大地域规模,把一些未必具备建区条件的县变成区,实际上降低了城镇化建设的水准。

“现在适度从严,提高撤县建市设区的标准,可以避免部分城市的盲目扩张,对城镇化发展是有好处。我们应该追求城镇化的质量,而不是简单追求城镇化的数量。”汪玉凯说。

汪玉凯还提到,撤县建市设区以后,新建市、区的公共卫生、教育、养老社保等方面的指标会有所不同,部分政策会发生相应调整,也可能对国家的财政造成压力。

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认为,某种程度上,撤县建市设区反映了快速城镇化进程,也是大城市建设和城市群兴起的推动。但是,如果把“县”当成农村的象征,简单地全面撤销,是一种偏颇。

彭澎建议,在以中心城市带动城市群发展格局中,城市可以撤县,但是在远离大城市的区域最好还是保留县制,在中间结合部则要根据城镇化程度来决定,不要一味以撤销县制为荣。

泉州未来如何破局?

当下,国内城市竞争进入以中心城市和都市圈为引领的时代。泉州这种“小马拉大车”的发展格局已经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如果再不加快撤县(市)设区、扩大中心城市能级,必定会影响未来的竞争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十四五”时期,泉州下决心推动撤县(市)设区。然而,正当泉州满怀期待要做这件事之际,国家发改委近期也出台新政,要求各地谨慎撤县设区。这一消息无疑给泉州浇了一盆冷水。

那么,泉州撤县(市)设区是不是永远无法圆梦了呢?首先,新政并非“一刀切”,而且明确点名超大型城市要“瘦身”。

泉州城区规模相对较小,2019年城镇化率不足67%,因此,加快城市发展仍符合国家城镇化发展路线。

2019年,福建省财政厅公布的最新PPP项目留库清单中,泉州市现代有轨电车(一期)项目悄然消失,这也意味着泉州市民盼望着的轨道交通计划彻底“泡汤”。(相关阅读:)

2021年,泉州公布了泉州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这个关乎泉州未来15年的发展蓝图,备受泉州各界关注。在轨道交通环节,该也直接明确,泉州未来要建设6条轨道交通线路,规划线路总长度约225公里,线网密度0.38km/km² , 其中环湾核心区190km。

未来在交通方面的规划:

1)铁路重点项目:福厦客专、兴泉铁路、城际铁路R1线;

2)规划6条轨道交通线路,总长度约225公里;

3)建设东南亚航空枢纽,构建区域干线机场;

4)建设“公铁海空”一体的海丝国际枢纽港,加速泉州港成型成势;

5)优化环湾区域公交快线网,推进中心市区与环湾地区跨区直连公交快线有序开行,加快环湾公交一体化发展;

2022年2月消息: 规划编制背景指出,已获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复的《泉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对环泉州湾区域进行了统筹部署,并且将泉州中心城区范围扩大至晋江中心城区内。从规划范围界定图来看,纳入泉州中心城区规划部分包括桥南、池店、晋东、紫帽等多个板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部分,2021年的泉州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了“对接落实全省‘两带三轴六湾区’战略格局,站位全省三大中心城市,下决心调整行政区划,高标准推进‘跨江发展’,集中力量跨晋江联动两岸、跨洛阳江梯次开发”等目标。

2021年11月官方对泉州地铁的回复

2022年2月关于泉州城市区改回复

但在泉州市聚焦有效需求的大背景下,“环泉州湾”城市格局的真正拉开,还是需要依靠人气作为填充,如果泉州不能真正夯实自身的发展实力,进而提升辐射力,反而会让周边的县,沦为城市的郊区。

这不仅会对所在区域的发展形成制约,也可能导致城市发展动力的进一步消退。(相关阅读:)

毕竟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如果空有框架,而失去了“人”,有量无质,反而得不偿失。

与其盲目追求城区面积的“大”,倒不如专注发展的“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