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全国人大代表李东生

全国人大代表刘若鹏

全国人大代表谢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全国政协委员潘明

全国政协委员苏权科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陈勇

澳区全国人大代表施家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港区全国政协委员吴杰庄

港区全国政协委员胡剑江

今年两会,民进中央就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向全国政协提出《关于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

民进中央指出,当前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建设进展总体来说较为顺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民进中央建议进一步完善大湾区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统筹统管机制、积极打造“大湾区轨道交通产业联盟”、持续加大大湾区轨道交通产业科技赋能。

完善大湾区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统筹统管机制

民进中央指出,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规划统筹和协调管理力度不够。由于粤港澳大湾区各层次轨道交通网实施主体不同,难以在项目前期规划设计时统筹协调一致,存在着建设标准、车辆选型方面不统一等现象。新开工城际铁路项目将可能同时存在城际、市域(郊)等不同的建设标准以及城际动车组、市域(郊)列车等不同的车辆制式,未来大湾区城际铁路可能被分割建设成各都市圈管辖范围内的小线网圈,难与既有城际铁路互联互通,也难以与国铁互联互通。

对此,民进中央建议进一步完善大湾区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统筹统管机制。在推动都市圈内部多网融合的大背景下,对于互联互通的轨道交通体系,应当进一步加强对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统筹协调和监督管理。从规划角度保障多网融合的实现,构建各层级连通的线网布局,构建系统设施连通体系,从标准体系方面保障多网融合的实现,包括技术标准、工程标准、维护标准、服务标准、运营标准等。统一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项目建设标准,避免按不同制式标准建成各都市圈局部小线网,实现真正意义上“一张网、一票通、无缝化衔接”的互联互通。

积极打造“大湾区轨道交通产业联盟”

民进中央指出,大湾区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规模小,资源过于分散、车辆产能严重过剩,难以形成上下游产业链贯通的大规模产业集群。

对此,民进中央建议积极打造“大湾区轨道交通产业联盟”。坚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积极贯彻落实珠西战略、培育高端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结合区域城市传统的制造业优势、依托珠江西岸扎实的先进装备制造业,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产业集中发展,形成更大规模产业集群。重点扶持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装备龙头企业,积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产业联盟”。

持续加大大湾区轨道交通产业科技赋能

民进中央指出,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较弱,如广东省轨道交通装备产业专利申请数量在全国仅为中等偏上水平,与传统强省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对此,民进中央建议持续加大大湾区轨道交通产业科技赋能。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创新企业的研发活力,鼓励加大对轨道交通材料和装备制造应用基础研究的投入,促进轨道交通新材料研发、制备技术及装备开发。围绕轨道交通新材料、新装备开发的关键核心技术,进一步加强政产学研的合作,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建立联合技术研发中心,引导企业重视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的培养提升,持续加大大湾区轨道交通领域的科技赋能。借助区域内的技术领先优势,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卫星通信等新兴信息技术与轨道交通业务深度融合,实现大范围、全方位、高效率的运行控制与管理,推进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广东充分发挥“双区驱动”效应,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

站在新的起点上,如何纵深推进“双区”建设,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和关切的话题。

全国人大代表李东生:整合粤港澳三地科创资源

当前,我们已来到再次向产业链上游进击的关键节点。——李东生

全国人大代表李东生接受南都采访,建议粤港澳大湾区整合科创资源。他说,目前广东省已逐步构建起覆盖设计、研发、技术、制造及资金的创新产业链。建议未来大湾区进一步整合粤港澳三地的科创资源,提升基础科研创新能力,加大对头部科技企业的支持力度。

李东生认为中国企业未来要争取追赶超越的就是下一代的新型显示技术,TCL在印刷OLED、量子点技术上从2013年就已经启动研发。“产业发展没有救世主,只有自主创新一条路可走。”二十年前,中国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的存在感为零。因为我们产业弱小,导致后来出现了“缺芯少屏”困局。中国电视厂商在面板这个环节被国外牢牢卡住了脖子,付出了巨大代价。于是我们自主创建面板生产线(TCL华星),和其他中国厂商一道,立志打破“少屏”局面。2021年中国液晶面板出货量全球占比已超过六成。当前,我们已来到再次向产业链上游进击的关键节点,真正需要攻坚克难,啃下基础技术这块“硬骨头”。

在采访中,李东生谈到近期TCL在大湾区的投资计划:在广州牵头组建了国家印刷及柔性显示技术创新中心,和国家新型显示技术中心;同时近期会在佛山参与广东省季华实验室显示装备项目。

全国人大代表刘若鹏:推动大湾区国家重点实验室改革

实施多方共建,打通产业链条的上下游并形成协同式创新。——刘若鹏

“在新一轮的科技平台的重组和改革过程中,要高度关注‘产学研用’一体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全国人大代表刘若鹏表示,建议实施多方共建,打通产业链条的上下游并形成协同式创新,从而快速突破产业发展瓶颈。

为结合产业发展以及面向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科技部先后依托华为、中兴、华大、光启和中广核五家科技型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在深圳建设了五家国家重点实验室。

“这五家重点实验室都是‘产学研用’一体化,非常有特色,而且与其他重点实验室的模式不太一样。”刘若鹏建议,对于这些前沿技术类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以深圳为试点,围绕科技行业或者创新链条,融合上下游企业实现多方共建,这与单独的企业在某一环节上的技术发展创新有很大的区别。

全国人大代表谢坚:用好湾区海岛资源 发展海洋经济

海洋经济只占珠海GDP不到10%,与海洋大市和百岛之市的称号极不相称。——谢坚

“粤港澳大湾区大部分城市处在海洋经济带,特别是深港珠澳和惠州海洋海岛资源非常丰富,但在这方面我们的海洋经济还没有好好的利用起来。”全国人大代表谢坚,在珠海外伶仃岛从事邮政服务工作已34年,今年带来了自己关于湾区海洋经济和文旅发展的建议。

珠海市海洋面积达6135平方公里,海岸线224公里,大小海岛达146个,是全国唯一百岛之市。“然而,目前海洋经济只占全市GDP不到10%,与海洋大市和百岛之市的称号极不相称。”谢坚认为,粤港澳大湾区,不仅要发展陆地产业,也要利用好丰富的海洋海岛资源,科学开拓发展海洋经济。他建议,应加大粤港澳三地紧密合作,利用港澳“一国两制”的优势和资金,集中三地人才和海洋资源科学研究大力发展海洋产业经济。

同时,利用丰富的海洋海岛资源,紧密粤港澳三地深度合作。打造海上休闲旅游产业、商务旅游、游艇邮轮旅游、海上运动、康养度假、海岛海洋生态体验等海洋产业链。为港澳和内地居民创造更多二次创业机会。此外,由于港澳两地海洋活动区域较小,谢坚建议加快推进港澳两地海上游艇自由行,扩大港澳两地海洋海岛旅游度假休闲交流活动空间。

全国政协委员潘明:推动澳门商贸消费产业延伸到合作区

要解决合作区人气商气不旺、商业配套和“烟火气”不足的问题。——潘明

2022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潘明带来提案,支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构建免税消费环境,为澳门经济多元发展率先破局。此外,他还建议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开展澳门高校“跨境授课”试点,构建协同联动、优势互补的高等教育产业链、创新链。

潘明表示,对经“一线”进入合作区的免税货物由合作区内企业销售给个人时免征流转税,一方面,有利于延伸澳门消费类优势产业到合作区发展,为广大澳门商贸消费中小企业和澳门居民创造更多创业就业机会,助推合作区商贸消费产业做大做强。另一方面,也可以积极回应澳门社会和国际高层次人才关切,解决合作区人气商气不旺、商业配套和“烟火气”不足的问题,构建趋同澳门的工作、生活和消费环境。基于此,潘明建议:

一是明确对经“一线”进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内的免税货物零售时免征流转税政策,支持对经“一线”进入合作区免税货物,由企业零售给个人时,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使合作区加快形成趋同澳门的一体化发展环境。

二是优化合作区“二线”监管体系,确保既管住又管好。在合作区内免税货物零售时免征增值税、消费税政策实施的前提下,建议海关部门对经“二线”进入内地的居民旅客携带免税额度内的物品,继续按照现有的规定,实行统一的查验标准,免于甄别物品来源地,全方位减少查验中花费的时间、人力、物力。

同时,建议合作区充分利用经济特区立法权,推动制定合作区反走私条例、合作区诚信岛建设条例、合作区免税购物失信惩戒条例,全面构建通道监管、电子围网监控、社会综合治理“三道防线”,形成“点线面”三位一体的风险防控体系,确保真正实现“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管好。

三是推动澳门商贸消费产业延伸到合作区发展,为澳门产业多元发展率先破局。商贸消费产业一直是澳门的传统优势产业,将澳门区域商贸服务平台部分功能延伸到合作区,加快国际消费区域中心建设,有助于澳门推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建议充分利用该政策推动澳门中小企业商户或澳门居民到合作区经营免税货物、物品,并通过合作区逐步熟悉和拓展广阔的内地市场,为广大澳门中小企业和澳门居民创造更多创业就业机会,在琴澳两地互利共赢中共同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全国政协委员苏权科:利用港珠澳大桥打造精品旅游路线

进一步挖掘港珠澳大桥历史文化、科学、体育、旅游价值。——苏权科

2022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苏权科拟提交一份《关于进一步挖掘港珠澳大桥历史文化、科学、体育、旅游价值,发挥大湾区纽带作用》的提案,建议进一步挖掘港珠澳大桥的价值,使其为大湾区融合和社会经济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作为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及大湾区新地标工程,港珠澳大桥通车运营以来,逐渐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游客的“打卡”热点。为挖掘港珠澳大桥在旅游方面的价值,苏权科建议,打造港珠澳大桥海上户外经典音乐会品牌和桥梁文化精品旅游线路,扩大国际影响力,打造港珠澳大桥世界级运营品牌。

此外,苏权科表示,港珠澳大桥东人工岛的旅游开发,不仅能够为大桥带来车流量,更可以促进做大整个大湾区旅游“大蛋糕”,应充分利用香港创意之都和澳门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的影响力,深化粤港澳三地的人文交流与合作。同时,他建议利用大桥开通的契机,让合作多年的粤港澳旅游合作模式转型升级,重构区域的旅游格局,以推动大湾区旅游整体可持续健康发展。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陈勇:建议和提案过半与大湾区相关

受香港第五波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本次来京出席全国两会的港区代表委员人数虽较往年有所减少,但建议、提案质量成色不减。“此次来京参与两会很不容易,我们倍加珍惜。我们民建联这次带来20多份建议和提案,其中超过一半与大湾区相关。”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民建联副主席陈勇告诉记者,如何进一步提升港人在大湾区工作生活的便利性、如何帮助香港专业人士更好在大湾区内执业等内容,都将在其中有所体现。

澳区全国人大代表施家伦:加快粤澳“软联通”

澳区全国人大代表施家伦说,“横琴方案”所设立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对澳门空间制约和发展现状具有高度针对性,希望澳门能用好这一新机制,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体系。此次与会,他将就加快粤澳“软联通”,落地更多澳门多元产业发展和融入内地市场所需的配套政策等内容提出建议。

港区全国政协委员吴杰庄:将大湾区打造成新型的数字化转口贸易区

港区全国政协委员吴杰庄长期关注粤港澳青年交流和粤港科创合作,其位于前海的孵化器已成功孵化100多家科创企业,其中大多为港青创业企业。

此次出席全国两会,他带来了7份与此相关的提案,其中一份涉及在“深港河套、珠海横琴及广州南沙等创新合作区设立‘产品健康码’科研基地”。吴杰庄说,希望能以此为试点,将大湾区打造成为新型的数字化转口贸易区,为大湾区科创的腾飞提供更多动力。

港区全国政协委员胡剑江:以北部都会区为基点与内地深度融合

针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港澳代表委员还就金融创新、人才引进、完善配套法律等方面提出建议和提案,期望谋划更多“中央要求、港澳所需、湾区所向”的优质项目,创造更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湾区。

香港特区政府去年提出的建设香港北部都会区,成为香港各界关注热点。港区全国政协委员胡剑江表示,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如今,有香港国安法保驾护航,香港选举制度已得到完善,香港进入由治及兴的新局面。北部都会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口岸密集、产业多元,香港应以北部都会区为基点,打造与内地深度融合的平台,向南联合香港南部都会区,向北携手深圳等大湾区其他城市,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采写:南都记者丁境炫 董淑云 董晓妍 孔学劭 蒋臻 实习生 胡菲菲 昝晓月操子怡 郭一蒨 张丽缇  崔眠曲

部分稿件来源:新华网 人民网

图片:新华社 南方日报记者石磊 南都记者马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