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乌局势;图/AP)

俄乌战争正在进行当中,很多人都替乌克兰感到惋惜,认为它如果当年不弃核,运用核武器的话,今天的处境就会好很多。那么乌克兰当年为什么愿意弃核,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

1991年12月25号,苏联解体,当时它所拥有的核武器是分散在四个国家,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其中,乌克兰拥有的数量是3000多枚,仅次于俄罗斯。

从1992年开始,美国、俄罗斯和其他三个国家签订了一系列的协议。这三个国家承诺弃核,把核武器集中运到俄罗斯进行销毁。作为补偿,美国拿出了100多亿美元购买核弹头上面拆下来的核材料,同时,对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进行经济援助和补偿。

到了2001年,这三个国家拥有的核武器销毁完毕,他们成了无核国家。

这三个国家之所以愿意这么做,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大国的压力。

大家都知道,1970年开始生效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里边有规定,1967年1月1号之前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是合法的,这些国家恰好是联合国的五个常任理事国。而在1967年1月1号之后,其他国家都不能够研发和拥有核武器。这个条约,应该说对那些没有拥核的国家是不公平的,但是为了全世界的安全,这么做又是很有必要的。

如果在苏联解体之后,允许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保留核武器,就意味着出现了核扩散。同时,苏联解体之后,方方面面的局势都很不稳定。据说,卡扎菲、基地组织都在蠢蠢欲动,试图从前苏联地区获得核武器。卡扎菲还开出了一枚核弹头500万美元的高价,如果他们的图谋得逞的话,对于世界的安全来讲就是一场灾难。

所以大国,特别是美国,在这个问题上就很上心。

美国作为冷战的最大的受益者,在这方面最有动力,所以它对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是软硬兼施,要求它们弃核。乌克兰当时实际上是有犹豫的,议会的批准拖了很久,它担心一旦弃核,安全没有办法得到保证。

为了回应乌克兰的担忧,美国、英国和俄罗斯在1994年12月跟乌克兰签订了《布达佩斯安全保障备忘录》,承诺保证乌克兰的安全。同时,在1997年的5月,当时的乌克兰总统库奇马跟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还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种情况之下,乌克兰只能弃核,如果它硬顶着不弃的话,很可能会面临来自大国的制裁和打压。这对于新独立的乌克兰,包括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来讲都是无法承受的。

第二个,就是核武器是有保质期的,大概20到30年就要进行更换。同时,核武器的日常保养和维护是非常花钱的。

核材料本身比较稳定,但是核武器的制造和使用要用到常规的炸药、电子系统以及大大小小的零配件。目前俄罗斯的军费大概有三分之一都用在核武器的保养之上,美国在这方面每年的预算也有400亿美元左右。

乌克兰1992年的GDP总量是700多亿美元,2021年达到历史最高,是2000亿美元,你让它拿出100多亿美元来维护核武器,这个对于经济来讲是承受不了的。

另外,苏联的核武器是在经互会体系里面通过分工制造出来的,苏联解体,经互会解体之后,这个分工体系就不复存在,靠乌克兰自己要制造新的核武器,或者对旧的核武器进行保养维护,它都没有相应的技术实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黑海造船厂;图/wiki)

就像位于乌克兰的黑海造船厂,在苏联解体之前正在制造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核动力航母,但是苏联解体之后,这个航母就造不下去了,已经制造的部分最后被拆解,按废铁卖掉了。有人问黑海造船厂的厂长,他就说,要造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航母,是苏联这样的超级大国才能办得到的,乌克兰自己根本做不到。乌克兰无法制造维护核武器,跟它造不了核动力航母是一个道理。

第三,就是对于小国来讲,拥有核武器不见得是一件好事情。

在这一点上,当时的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就看得很清楚,他意识到如果哈萨克斯坦不弃核,一方面核武器的维护和保养是一个大问题,一旦保养不当,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灾难;另一方面,你拥有核武器,其它拥核国家的核武器就很可能对准着你,这就等于是坐在了火药桶上。好比一个小孩儿拿着一支冲锋枪,多半保护不了自己的安全,反而会给自己引来杀身之祸。

所以,在当时的情况下,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弃核是一种必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泽连斯基;图/REUTERS)

当然,乌克兰现在已经感到后悔了,泽连斯基前一段时间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但是,即便乌克兰今天拥有核武器,也仅仅能保证最低限度的安全,它所面临的安全困境和紧张局势是缓解不了的,这是由它不恰当的外交政策造成的。乌克兰在独立之后一直没有找准自己的位置,这个才是它安全困境最根本的来源。

我们环顾世界,大多数国家是没有核武器的,它们也过得挺好的,反而是那些偷偷摸摸、想方设法拥有了核武器的小国,整天惶恐不安。所以,对于小国来讲,要保证安全,审时度势的外交政策就比核武器要重要得多。

当然,看到了乌克兰的下场和处境,那些已经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未来是无论如何不肯放弃的,指望它们弃核,毫无疑问是缘木求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