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刘少奇的妻子王光美这一年已经85岁了,她因病重躺在北京医院的病床上,两人的女儿刘亭亭就坐在母亲的床前,王光美老人用期盼的眼神看着自己的女儿,仿佛有什么事情想要托付给她。
刘亭亭紧握着母亲那无力的双手,她泣不成声地对母亲说:“母亲,您放心,幸福工程我会一直帮你做下去。”
王光美老人这时,已经被病痛折磨得说不出话了,但她的眼角似乎带有一丝笑意,她努力的将双手凑在一起,对着女儿作揖,刘亭亭看见母亲此举,抱着骨瘦如柴的母亲泪流满面:“这是女儿应该做的,您别给我作揖。”
不久后,王光美老人还是去世了,临终前,她最放心不下的还是倾注全部心血的“幸福工程”。
王光美于1921年出生在北京,家中有十一个孩子,她的父亲王治昌在早年时期出国留过学,母亲董洁如则是天津第一批大学生,因此,王光美自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文化教育。
王光美小时候学习十分刻苦,尤其理科成绩非常优异,中小学读书时她被称为“数学三王”尖子之一,大学时期她就读于北京辅仁大学,1945年毕业后,获得了科学硕士学位,留在校内做了一名助教,她原本计划着是到美国留学的,但不久后发生的一件事情,改变了他的一生。
1946年时,王光美25岁,一名共产党的工作人员找到她说:“我方代表团现在急需一名英语翻译,经组织调查,你现在是最合适的人选。”
早在这之前,王光美就接触过共产党,她的四哥王光杰就是一名共产党员,哥哥的革命思想也一直影响着她,此时的王光美还有些犹豫,她觉得自己是学物理的,接触的都是自然科学的术语,怕自己做不好这份工作。
但想着共产党需要自己,又怎么能推辞,就这样,王光美正式开始了自己的革命工作,并在之后奔赴延安,担任了外事翻译,就是在这个时候她与刘少奇相识相恋,结为夫妻。
在当时,王光美的学历算是比较高的,但当她到了延安后,她说自己像一名小学生一样,还需要重新学习,而这个自小生活优渥的女孩子,还主动报名前往农村,参加土地改革。
王光美与刘少奇的第一次见面,是在刘少奇的窑洞里。
这一天,毛泽东身边的警卫人员,通知王光美去刘少奇那儿一趟。两人一见如故,刘少奇关心着王光美的工作和身体情况,一番交谈后,刘少奇对于眼前的这个小女孩,也有了几分了解,心中感到十分佩服,年纪轻轻,还是一个研究生,竟然在条件艰苦的地方坚持这么久,两人相谈甚欢,一聊就是几个小时。
刘少奇性格直率,在今后的日子里,不断关心着王光美,从不掩饰自己。
在当时,中央机关每星期六就会举办一次舞会,刘少奇总是径直地走到王光美面前,主动邀请她共舞,这让腼腆的王光美很是开心。
慢慢的,王光美从一开始的敬重,也转变为了爱慕之情,在一次交谈中,刘少奇说自己的表坏了,而王光美主动提出,要把他的表拿去修一修,并在归还手表时,带了一些小礼物,还主动关心着刘少奇,就在这一次,刘少奇直接向她表达了自己的心意,也讲明了自己从前结过婚的事情,希望王光美能认真的考虑一下。
而王光美也被刘少奇的坦诚给打动了,但当时她还是有些害羞,并没有直接答应,王光美在考虑过一段时间后,答应了刘少奇。
1948年8月21日,两人在西柏坡办了一个朴素的婚礼,虽然条件艰苦,有些简陋,但王光美收拾得十分干净,仔细地打扮了一番,两人结婚时毛主席周副主席前来祝贺,毛主席看着两人的新房说:“今天这个房间是最有新意的啊。”
结婚后,王光美被任命为刘少奇的秘书,工作上王光美处理着各种琐事,而在生活中刘少奇是家中的顶梁柱,两人琴瑟和鸣,十分恩爱。
解放战争胜利后,王光美和刘少奇一起前往北京,参与了新中国的建设。
1963年时,国家局势渐渐恢复稳定,但此时我国的外交属于孤立状态,决定派刘少奇和陈毅带领外交代表团,他们的妻子也需要陪同前往。
这是新中国第一次出访别国,是十分重要的,外交部对此也是非常重视,在考虑服装方面的问题时,刘少奇觉得穿得干净就行,不必太过在意,但王光美觉得衣服代表着一个人的精神面貌,而刘少奇这次是代表着国家去的,她看着刘少奇的那些陈旧衣服,觉得必须要好好挑选一身。
王光美亲自赶往上海,挑选了合适的服装,并特意向宋庆龄请教了出国的相关礼仪,在准备充足后,王光美就跟随刘少奇正式前往外交,她在此次外交中的优秀表现,让外国人留下了非常好的的印象,对中国的形象也大有改观。
在生活中,王光美更是用心操持着一家人的生活,她和丈夫刘少奇育有两女一子,但在这之前,刘少奇就已经有过几个孩子了,但王光美将这几个孩子视如己出,公平对待,家中大大小小一共有十几口人,在王光美的照顾下,美满幸福,原本以为可以这样幸福到过完余生。
王光美度过了那深陷于苦难中的12年,此时的她已经57岁了,已没有当初年轻的容颜,头发也变得花白,内心对刘少奇有着满满的思念。
1992年5月,王光美再次来到了西柏坡,那是她和刘少奇结婚的地方,她望着那熟悉的环境,回忆着从前美好的日子,仿佛就发生在昨天,不免得红了眼眶,她望着墙上挂着的两人的结婚照,一言不发,注视了很久。
后来,王光美听说西柏坡纪念馆要收集一些革命文物,她主动拿出了刘少奇曾经用过的一些物品,无偿捐献。
王光美在晚年时期,从不麻烦国家,子女工作上需要帮助了,她也从不托人帮忙,她以身作则,影响的子女们,时常教导孩子们要回报祖国和人民,后来她全身心投入到了慈善工作中。
1995年,一个致力于救助贫困母亲的“幸福工程”正式启动,此时的王光美已经74岁了,但她拖着年迈的身躯,跋山涉水前往山区,去帮助那些贫困的母亲和孩子,给他们带来了生活的希望。
王光美将自己所有的存款都用于援助,自己却十分节俭,子女们给她的生活费,她也都捐献了出去,在没有办法时,王光美还把父母留给她的文物拍卖出去,全数投入到了幸福工程。
以至于在后期,王光美的家中也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了,只有一些生活必需品,家中摆设十分朴素,子女们也不敢再给王光美钱了,她有一块就捐一块,有一百就捐一百,不留余地的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但王光美从不后悔自己的付出,她想让百姓们都过上幸福的生活,她的努力为18万户贫困母亲和家庭,带来了生的希望,惠及人口多达80多万,看着那些得到帮助的人露出了笑脸,她觉得一切都值得。
王光美晚年时,也是病痛缠身,最终住进了北京的一家医院,但她还是一心想着祖国和人民,但此时的她已是有心无力,她的子女对于母亲也是十分了解,王光美的女儿刘亭亭在病床前,向母亲保证,会把幸福工程一直做下去。
王光美在弥留之际听到这句话,眼神中满是欣慰,她用尽全身力气向女儿作揖,刘亭亭心疼地抱着自己的母亲,她说:“您都奉献了一辈子了,这是女儿应该做的,您别给我作揖。”此时的王光美觉得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2006年10月13日,王光美不幸去世,享年85岁。
王光美的儿子刘源说:“母亲身上有着所有东方女性的传统美德,他勤劳善良,温柔大度。”
王光美的一生是坚韧不拔的,在她晚年时期,她竭尽全力地去做慈善,累计投入的资金多达3.1亿元,惠及人口有80多万,获得了“中国消除贫困奖”成就奖。
王光美老人虽然已经去世,但精神永留世间,她的子女如今还一直致力于慈善,老人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