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培奶粉又出事了。

2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下称“海关总署”)发布公告,提醒消费者“暂不通过任何渠道购买”及“立即暂停食用”美国雅培公司在密歇根州斯特吉斯的工厂生产的奶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海关总署为何发布这么一则公告?

2022年2月18日,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宣布,四名婴儿食用了美国雅培公司在密歇根州斯特吉斯的工厂(注册编号为1815692)生产的奶粉,导致感染坂崎克罗诺杆菌和新港沙门氏菌的事件。涉事品牌包括Similac、Alimentum和EleCare,其中1名病例已报告死亡。

据海关总署公告,在涉事产品中,雅培旗下有一款产品有对华出口记录

要注意的是:这并非雅培奶粉首次卷入奶粉安全事件。

2021年5月24日,市场监管总局通报,雅培铂优恩美力婴儿配方奶粉0—6月龄1段,经海关技术中心检验发现,其中香兰素检测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根据“界面新闻对电商平台查询报告”显示:惠氏铂臻3段、雅培双倍吸2、3段、美赞臣铂睿全跃3段等配方的配料表中,均含有乙基香兰素、香兰素等。食品安全问题屡禁不止,从三聚氰胺到香兰素,再到沙门氏菌,为何厂商要在消费者的底线上疯狂试探?

外国品牌出事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早在2005年5月25日,浙江省工商局公布了近期该省市场儿童食品质量抽检报告,其中知名的“雀巢”奶粉被列入碘超标食品目录;2021年8月有媒体曝光的联合利华旗下的梦龙产品中外用料不同,存在“双标”行为。

当外国食品频繁暴雷,被外国产品围困的中国食品市场乍起东风,吹响了食品行业变革的号角。当行业信任逐渐降低,市场会迅速淘汰掉一大批“劣质玩家”,这次大浪淘沙,能真正留下的无疑是有一定技术储备和行业责任感的企业。

这是否意味着国产食品有机会挣脱围困,重获市场信任呢?国产品牌未来的路又该怎么走?

近几年,国产品牌开始发力崛起,在原料、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都有严格的管理和监管,且有严格的召回机制。与十几年前相比,安全水平提高不止一个档次。

艾媒咨询2月初刚刚发布的《2021年中国乳业行业运行大数据及市场趋势研究报告》显示,自国内出现“三聚氰胺”事件之后,违法添加物三聚氰胺在国产奶粉市场中已经连续12年未检出。2018年以来、截止2021年前三季度,中国乳制品抽检合格率均在99.8%以上。国产奶粉整体质量水平已经大大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带动行业共同发展,让世界爱上中国造”,也是格力领导人董明珠一直以来为之努力的目标,让世界认识中国产品的高标准。

在中国通信受制于人的困境下,任正非带领的华为,投身时代洪流中,不断提升企业的研发和创新力,推动着中国通信产业的发展。

正是由于每一个中国行业带头人都以重振国产品牌信任为己任,以高出世界水平的标准严格要求企业自身。用硬实力打破中国行业发展落后的固有印象,让中国标准成为世界标准。

成功的企业总是相似的,“中国人的饭碗要掌握在自己人手里”这是益民生物创始人康乐经常提起的一句话,这个宗旨也逐渐渗透到了每个员工的内心深处。

食品行业里,不缺少真心实干的企业家。康乐进入食品行业,从技术员开始,沉寂在食品行业默默耕耘,他见证了两代人对食品行业的付出,也经历了食品行业的产品质量信任危机。08年中国食品行业多年积攒的信任一朝崩盘,对于部分良心做食品的食品行业人来说,这无疑是行业的至暗时刻,

但只要坚持,就会看到希望,做良心安全的食品,早晚会被消费者看到,我们始终笃信食品行业必须要有的社会责任感和荣辱观。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行业标准不断提高,今天的消费者也对于国产品牌有了更强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

舌尖上的行业就是刀尖上的企业,在食品安全上绝不松懈,创始人康乐始终将产品质量视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压舱石。要走好国货崛起的路,食品行业必须将食品安全作为不可逾越的红线,将产品质量作为企业生命线,做真正适合中国人体质的营养食品。

当肩上承担着的是“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升级的重任,国潮崛起的风向便势不可挡,这是市场的选择,更是一代又一代食品行业奠基人的努力,我们可以预见,新国货崛起就此拉开序幕。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事件后续:

雅培中国目前对涉事的特医产品Similac HMFortifi 喜康宝贝添特殊医学用途婴儿营养补充剂已启动自主召回程序。

符合以下三个条件的,可以立即联系购买平台进行退换货。

1.产品代码前两位是数字22到37的;

2.容器上代码包含K8、SH或Z2的;

3.保质期为2022年4月1日(含)起及之后的。

海关总署提醒消费者:

1.暂不通过任何渠道购买上述婴幼儿配方奶粉。

2.如有通过非一般贸易渠道(如:海淘)购买该企业相关批次婴幼儿配方奶粉的,立即暂停食用。

3.如有购买上述特医产品的,立即暂停食用。

海关总署将密切跟进FDA的调查进展,并及时向消费者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