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身处教育类职业,幼师不仅应读懂儿童的内心世界,更应拥有不断学习的能力和热情,而阅读优秀书籍是一条很好的路径。小编从中国教育报公布的2021年度教师喜爱的100本书中,撷取了10本,构筑起成长云梯,让幼师们领略阅读的欢悦和充实

01

《童年的价值》

严开宏/著 福建教育出版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严开宏教授研究领域为教育基本理论、道德教育哲学和儿童哲学,致力于在儿童的生活中检验道德哲学的理论问题。本书针对现代学校的兴盛缘何伴随着童年的消逝这一现象,从伦理学——关于生命实现活动的价值哲学的视角,回答童年是否具有内在价值,以及具有哪些内在价值

全书以“童年经验”为分析对象,以“内在价值”为逻辑线索,综合伦理学研究、儿童史研究、文学作品解读,论证了童年具有两种基本的内在善和四种美德,非常适合幼师人群阅读和学习。

02

《小孩哲学·我与社会》

[日]河野哲也/著 [日]滨野祐佳/绘

[日]千叶万希子/译

晨光出版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书兼具实用性与趣味性——“为什么是这样?”孩子总是对世界充满疑问,哲学的种子就埋藏在这些问题里。哲学并非高深的学问,而是一切有理性的人都可以使用,以便认识世界和自我的工具。哲学对话可以发挥孩子爱问问题、爱寻根究底的天性,轻松地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小孩哲学·我与社会》以主人公和朋友们对话的形式,展示如何通过哲学性的对话,探讨这些问题,树立自己的观点。老师可以借助这类对话,引导孩子思索自身的行为、生活方式,思考自己与家人、朋友的关系,理解社会的规则

03

《教师应该知道的脑科学》

[英]乔恩·提布克/著 王乃弋 朱旭东等/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师为什么需要了解关于脑的知识?关于“脑”教师应该知道些什么?如何掌握准确可靠的信息?学校如何参与和影响研究?

本书不是一本汇集各种脑科学知识的教科书,没有大量的生物学术语,相反,它是一本指南,面向教师、面向教学、面向课程,既简明扼要地指出已有脑科学研究中的精华,又告诉了教师如何跳出纷繁复杂研究海洋的方法。

作者毫无保留地站在教师的立场,对神经科学和教育的关系采取了批判而积极的态度。这是一本真正为教师而写的脑科学入门书,翻开它,帮助大家成为善于用“脑”的老师

04

《人是如何学习的II:学习者、境脉与文化》

[美]科拉·巴格利·马雷特等 编著

裴新宁 王美 郑太年 主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书更新了前沿学术动态,围绕文化影响、学习类型、学习动机等主题,通过生物、物理、社会等多个分析层次,提出21条主要结论,着重强调了文化境脉对学习重要而复杂的影响,分析了学习的动态发展本质等。

幼师作为儿童教育的重要输出者,更要明白和不断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成长环境和时代更迭,催生了无数个创新的技术和理念,相应地,老师也要完善学习系统,从而实现自身的成长。

05

《儿童幸福与学校教育》

[美]约翰·怀特/著 杨杏芳 赵显通/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儿童的生活中,除了考试,还有哪些事物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我们如何理解儿童的幸福?成人对于儿童幸福的理解如何影响了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

本书是英国教育哲学家约翰·怀特教授围绕幸福、学校教育目的、学科课程等主题进行研究的一部专著。怀特检视了人类历史上及现代社会流行的种种幸福观念,从儿童幸福生活的视角出发,批判了以获得考试成功作为中心任务的学校教育;并提倡学校教育要重点关注儿童的幸福,教师和家长要致力于引导每位儿童去过一种充实的童年生活,使其全心全意地投身有意义的活动和关系之中。这样的学校教育,将对儿童更加具有吸引力。

结合目前已经推行的“双减”和“双增”,从国家层面,充分表达给予儿童幸福成长环境的决心和希冀,而这些也正是当下老师们应积极踏上的教育之路。

06

《自主游戏:成就幼儿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董旭花 韩冰川 阎莉 张海豫/著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年来,自主游戏在幼儿园极为流行。很多园长都特别热衷于展示自主游戏,也很骄傲于自己园所的自主游戏。言外之意,自主游戏代表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可是,何为自主游戏?为什么说自主游戏代表着先进的教育理念?

本书从理论阐释到实操指导,全覆盖幼儿园自主游戏的六大方面,既阐明了自主游戏的概念,回顾了自主游戏的发展,揭示了自主游戏的问题,又给出了游戏环境创设、观察与指导的具体方法。

精彩图文搭配数十个游戏案例和实践链接,可读性极强,有助于大大提升幼儿教师将所读所学所思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07

《绘本为什么这么好?全面升级你的绘本认知》

朱自强/著 新世纪出版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套书上下共两册,以著名儿童文学研究者朱自强教授于2016年开展的绘本巡讲为基础,经过系统梳理、丰富和完善,从绘本作为一种兼具文字语言与图画艺术的独特媒介出发,探讨绘本究竟好在哪里,包括绘本蕴含的艺术性、文学性、创意性、思想性、哲学性等方面。

全书依托于朱自强教授近三十年的学术研究成果,用通俗的语言、严谨的思辨和大量案例剖析深度诠释了绘本的魅力,既有专业性,又具通俗性,让在课堂上以绘本为媒介教学的老师,全面“知其所以然”,未来更加精准、通透地了解绘本、使用绘本。

08

《情感学习:儿童文学如何教我们感受情绪》

[德]乌特·弗雷弗特等/著 黄怀庆/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情绪并非天生,而是后天养成,孩子如何通过阅读培养情感?“学习”是复杂的过程,孩子在学习与调整情绪技能上扮演积极主动的角色,这本书的情感教育,将可能影响他们的一生。

这本书通过考察儿童文学发展黄金期里,来自世界各国百余种畅销儿童文学作品,探索与勾勒焦虑、信任、恐惧、同理等十二种重要情绪的百年发展史。老师们可通过这本书感受和学习,并将这些情绪转化成知识,运用到日常的教学生活。

09

《熊猫勇士》(全3册)

[英]艾琳·亨特/著 刘莹 沙立 王会元/译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部作品以深受世界各国儿童喜爱的动物为主角,将故事设定在中国的崇山峻岭之间,故事里的熊猫不再是我们印象中的可爱、蠢萌的样子,而是在逆境中成长,经过一次次复杂残酷的争斗,终成长为拯救族群、拯救森林的勇士。整部小说结构宏大,叙事巧妙,情节跌宕起伏,角色塑造个性鲜明,是一部能够让人读后久久难忘、常常回味的佳作。

作家沈石溪观后评论:“《熊猫勇士》的故事悬念丛生,精彩绝伦,让我深深地沉浸其中。我的心跟熊猫们的命运紧紧相连,时而担忧,时而欣慰,时而悲伤,时而欢愉。这个故事令我久久难忘,希望它也能打动你们的心。”

10

《风筝是会飞的鱼》

王棵/著 明天出版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部作品讲述了驻守南沙岛礁的中国军人和男孩艾齐、夏树之间跨越山海、感人至深的传奇故事。

作品以一封封书信,将浩瀚无垠的中国南海与河流环绕的江南水乡巧妙地连接:一头是在严酷孤寂的珊瑚礁上,用生命和热血保卫祖国海疆的中国军人,一头是和平环境中质朴、纯真的孩子。军人和孩子在相互了解、彼此走近的过程中,生命互相照亮

通过孩子和年轻军人的共同成长,作品刻画了一代又一代南沙守礁军人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对家园和人民的温暖柔情,并以丰盛感人的细节,帮助阅读者更深入地了解神奇、遥远的中国南海,强化海疆意识:岁月静好的背后,总是写满忠骨和大义,写满信仰和奉献

“己欲立而立人”,老师们要由衷地有这样的爱国之义,才能更加深切地向孩子们传达忠骨信仰和情怀。

对这个世界拥有无限好奇精神的孩子们,需要一个内心有力量、头脑有知识的大人与之分享、共同探索,作为守护在孩子身边的幼师,身上自然有了引导者、观察者、合作者、欣赏者的多重角色,重要性可见一斑;一个合格的幼师应当读懂儿童的内心世界,更应拥有不断学习的能力和热情,希望这些书籍能够帮助幼师有的放矢、点燃好学之心。

READ BOOKS

✎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报2021年12月29日第6、7版

(注:排列不分先后)

作者:金睿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