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阎学通教授的一番话,受到了猛烈的攻击。他认为很多年轻人在看待其他国家的时候,带着居高临下的心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2年2月,储殷教授在参加节目时说了一番话,对阎学通教授和他的观点,年轻人的情绪和自豪进行了评价。我把他的观点总结为阎学通曲高和寡,小青年可以理解。

接下来,我想用五组词语来进行一番说明和总结:居高临下与高人一等、庙堂之高与江湖之远、自豪由来与裹挟民意、舆论分层与单一逻辑、才人之傲与庸人之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居高临下与高人一等

这两个词,说的是阎学通教授的看法。他的原话是怎么说的呢?他说,00后的学生呢,具有一种居高临下看世界,认为全世界都比中国落后,我们是世界最先进的国家。这是个什么心态呢?就像富人家的孩子打心眼里瞧不起穷人,不会平等对待别人。我比你有钱,我就是高你一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阎学通教授还说,很多年轻人认为台湾统一指日可待,在他们大学毕业之前肯定能完成。

短短几句话,我认为阎学通教授的话里话外流露出两个形容词,一是高傲,二是肤浅。高傲说的是他认为年轻人看待其他国家的时候带着一种傲慢;肤浅说的是他认为年轻人在思考问题的时候,还不够深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庙堂之高与江湖之远

这两个词,说的是储殷教授对阎学通教授和当代年轻人的看法。储殷教授认为阎学通教授是“庙堂之高”,是政策问题专家,是“庙堂”上的高端人才。他的调子应该唱给高雅受众听,不能要求跳广场舞的大爷大妈也能欣赏高雅艺术,应该把架子放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庙堂之高相对的是江湖之远。储殷教授对年轻人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年轻人自信、自豪可以理解,毕竟中国今时不同往日,已经很强大。而年轻人并不狭隘,并不拒绝国际交往。初音教授对年轻人的激昂情绪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谁年轻的时候不激昂?这是正常的。而且这种激昂不会产生什么负面影响,更不会影响外交政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记得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吗?我对其中有一句话印象颇深: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借用这句话中的“庙堂之高”和“江湖之远”,我想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阎学通对年轻人的态度看不惯,这是一种爱国;年轻人为祖国而自豪的激情,这也是爱国。两者方式不同,看上去也有冲突,但谁都不能否认对方的爱国之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此同时,我认为阎学通教授话中的“高傲”和“肤浅”,不能被储殷教授评价中的“自信”和“激昂”所替代,后者的合理,并不能验证前者的正确。因为“高傲”是过了头的“自信”,“肤浅”是变了味的“激昂”。储殷教授两边都没得罪,从某种程度上是不是说明他本人对于“江湖地位”的尊重,对于“网络舆论”的敬畏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自豪由来与裹挟民意

这两个词说的是储殷教授对年轻人激情的分析和对这种激情的担忧。

自豪由来,来自于储殷教授说,00后情绪的高涨,可能来自于西方的挤压。因为年轻人形成三观的十五六岁时,刚好是美国打贸易战的时候。

裹挟民意,来自于储殷教授提到,自媒体抢夺了社会上不少话语权,而很多自媒体人频繁炒流量、客观上裹挟了民意,他对此也表示担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赞成储殷教授所说的“自豪由来”,每个人的三观形成都离不开家庭的熏陶和外部生活环境的影响。至于“裹挟民意”,我认为这是流量与人性结合之后,体现出的“恶”的那一面。遏制它不是明智的办法,如果大多数人能够保持独立思考,可以部分化解掉负面影响,这一代年轻人是值得期待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舆论分层与单一逻辑

储殷教授说,不管在国外还是国内,舆论都是分层的。有人欣赏高雅艺术,有人喜欢跳广场舞;有人喜欢严肃和一本正经的媒体,有人喜欢调侃和充满娱乐的小报,这很正常。他还认为年轻人不拒绝对外开放,生活中充满了全球化元素,互联网上骂完了美国,可能回头就去看个好莱坞大片。人是复杂的,不可能是单一逻辑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的看法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这种程度的“各有各的爱”是正常的,但是我们对于反对意见的态度,对于提出反对意见的人有多大的宽容,是不是非常值得探讨?此外,人真的不可能是单一逻辑的吗?我不这么认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可以去音乐厅听音乐会,也可以晚饭后去楼下跳广场舞,但倘若喜欢听音乐会的人要求把所有跳广场舞的场地上都盖上音乐厅,倘若爱好广场舞的人要求所有的舞台上只能上演广场舞,那问题就来了。“网暴”不就是这样价值观的体现吗?

在我看来,网络上有很多极端言论,这些言论的背后就是只有单一逻辑的人。或者说得更确切一些,在某个时间点,某些环境下,某个人只相信自己相信的观点,容不得不同意见的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五、才人之傲与庸人之惰

曾国藩有一句话我很喜欢: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由此可知,“惰”与“傲”皆是为人处事的大忌,延伸一下这句话的意思,人强大的时候,莫要骄傲;还不够强大的时候,莫要懒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强大了,我们要自信,但同时应该对高傲保持一定的警惕。我们要自信得明明白白,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强大,在哪些方面还不够强大,我们的强大是怎么来的,要怎么做才能保持住眼下的强大。

我认为,对个人来说,能够思考本来就是一种“勤快”,盲目自大则是一种“懒惰”。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如果懒得思考,目空一切,反而可能因“懒惰”而沦落为庸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阎学通教授的一番话,你怎么看?对储殷教授的评价,你怎么看?来评论区聊聊吧。

微风不燥,阳光正好,你就像风一样经过这里,愿你停留的片刻温暖舒心。原创不易,期待你的点赞和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