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给低龄宝宝做阅读启蒙时,最常遇到的问题是:不配合,不愿意读,甚至撕书。

我朋友小红家的宝宝就是如此。

每当小红抱着1岁半的儿子,想给他讲一本绘本时,小家伙的关注点往往不是书中内容,而是书页被撕时的刺啦声。更可气的是,边撕,他还边咯咯笑。

努力了几次后,小红放弃了,丧气地说:亲子阅读的大门我们是摸不到了。

小红是不是像极了你,或者你身边的朋友?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破呢?

我们不妨换个思路:

学龄前的宝宝读书,真的能读得进去吗?为什么一定要从“读”开始呢?在我看来学龄前宝宝的阅读启蒙,重在培养他们和书的关系。

01

不要因为孩子撕书、不认真听而责怪

1 撕书很正常

其实,一两岁的孩子撕书,再正常不过了。这不是孩子顽皮,也不是他们不爱书的表现,而是不明白书的概念。

书之于他们就像其他东西一样,也是可以用来玩“玩具”,用来探索世界的工具。

那么,既然是玩具、工具,宝宝就不会“正襟危坐,认真阅读”,而是各种尝试,当然包括搞点破坏,借此来了解书的质感、形状、可以用来做什么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 呵斥会让孩子进一步远离书

  • 了解了这点,我们就不要因为撕书、不认真读而批评孩子,跟孩子急眼。
  • 另外,如果每次孩子去探索“书”,我们都一副凶巴巴的样子,会让孩子对书更有一种排斥心理:

我一碰这个东西,妈妈就凶我,那我还是离远点好了;这个东西我怎么玩都会遭到反对,我还接近它干啥?

所以说,家长在态度上要注意——不仅不能凶,更进一步还要跟着孩子一起,“探索”一下书。

3 始终要让孩子知道,你更关注他

当孩子把其中一页撕掉了,特别不喜欢读某本书,我们可以问宝宝:你为什么要撕这一页?为何不喜欢这一本?

通过这样的提问,能够让我们更了解孩子,增进亲子关系。也让孩子知道你很关注他,想知道他如何想,而不是读书这件事。

当孩子感到自己的行为被接纳,自己被接纳时,才有足够的心理资源去做好准备,开启阅读。

小结:

孩子开始接触书本,不好好读很正常,不要因此责怪孩子,他们只是用自己的方式在探索。把关注点移到孩子身上,跟他们一起探索,能帮我们更了解孩子也能打消孩子对书的排斥。

这样接下来进一步,我们可以培养孩子对书的“认识”了。

02

培养孩子对书的“认识”

1 绕不开的是以身作则

如果家长不读书,每天刷手机,孩子也会有样学样的。

若家长每天都读,那么孩子就会觉得:书这种东西一定有什么神奇之处,能让我爸妈甘之若饴,我也要探索一下。

当他们开始探索,我们要给正向反馈,多去肯定孩子的行为,孩子就知道读书这个行为是好的,是被称赞的,从而更乐意读书,形成正向循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 坚持亲子阅读

不要因为几次不愉快的亲子阅读,我们就把阅读启蒙搁置一旁,再也不愿起来。任何事情都不会一蹴而就,如果可以,那一定是别人在欺骗你。

当你固定了时间,把阅读当成每天都要进行的仪式,那么它就能形成你家的传统,深深烙印在孩子的行为模式中。

很自然地,宝宝会认可读书这件事,认可书的价值。

在这个过程中,不一定你每次都能成功,上演感人的亲子阅读大戏,很可能宝宝多次敷衍了事。

没关系,坚持下来。哪怕某天只是介绍一下书名,讨论一下封面的绘画。

3 创造机会

阅读不一定要在书桌前“乖乖坐好”,一字一句地去读。

可以让宝宝习惯环境中有书开始。

《魔鬼经济学》中记录了一项调查,说是家里藏书多跟孩子学习好高度相关,而经常去图书馆却没有这效果。

后来研究发现,书存在于我们的生活空间中,随处可见,那么潜意识里孩子就觉得书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家里随处是书,那么很自然地,孩子就会随手拿起书来读——这就是我说的创造机会,营造环境。

总结:

家长作则,坚持亲子阅读,创造机会,都是在培养孩子对书的感觉,在这个过程中不要强调读了多少书,重点放在提升孩子对书的认识。

认识到位,放心,早晚会读的。到时候就是鸡蛋从内破壳,雏鹰翱翔。

最后我想说:

养孩子就是牵着蜗牛去散步,别急,要有耐心和毅力。你越从容,这个步,散得越开心。

本文结束,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