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股市走势一般,成长股走得不咋地,“稳增长”方向走得一如既往散乱,这次轮到基建、纺织、家具、家电等板块吃肉,毫无章法可言。

如果我们站在一个更长的视角来看,2020-2022年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牛市行情,完整的牛市行情的特征是——一个也不能少。

2020年,在低利率环境下,价值股迎来绝佳的投资机会,这种机会以“高确定性”为标志

在政策驱动与产业趋势的共鸣背景下,2021年成长股的投资机会更加明显;

那么2022年,股市将如何演绎呢?

不得而知。

但我可以确认,2021年“景气度+估值”的极致演绎——板块内部轮动,2022年很难出现,这也是我在年前、年后反复强调“均衡持股”的原因。

那么,前几年就没咋涨,并不具备投资“确定性”的行业,会不会胡乱轮涨相当一段时间呢?

我不知道,我也不会把握这种机会,对这种机会的捕捉也实在太难,稍不留意就会追高,然后你就会被架在火上烤。

每一年股市的风格的确很难把握,但是股市总会形成自己稳定的风格。

如果大家实在对风格难以把控的话,在均衡持股的前提之下,我建议大家把更多精力放在个股上,咱们可以举个例子,2022年老李挺看好汽车智能化所带来的投资机会。

2月16日,1月份的CPI与PPI数据双双出炉,这些月度数据具有相对的滞后性,但是也会对我们的理念带来某种论证。

年前老李就写文章说,2021年底-2022年初,中国经济正处于衰退期向复苏期的过渡时期,现在我们看到1月份的CPI、PPI,PPI环比回落,CPI环比0.4%的正增长。

当然,CPI环比微增,PPI环比下滑,似乎预示衰退期仍未结束,毕竟CPI、GDP同时向下,是衰退期的标志。

不过,CPI环比0.4%的增长,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猪周期不断探底,国际油价上行以及春节季节性因素的影响,PPI环比下滑说明管理层保供稳价的政策取得效果。

不管怎样,当前CPI、PPI状况,为后期宽松货币政策预留了空间,我们期待中国经济在2022年中旬触底反弹的可能。

基建板块继续走强

先弄清一些基本概念,比如什么是工程、基建、建筑。

抖音上有位“华子哥”,拍视频常把“这不我一好大哥嘛,包了个工程”,挂在嘴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说的“工程”到底是啥?

通俗来说,“工程”可以泛指:人们运用知识和技术,来实现某一目的的过程。

而“华子哥”口中的“工程”,应该是指建筑工程,也就是某个建筑的施工项目。

建筑又分为:房屋和构筑物。

房屋也称建筑物,有墙、顶、门、窗等,构成一个内部空间,供人在里面活动。

区别于房屋,构筑物没有供人活动的内部空间,如道路、桥梁、水坝、园林等。

那么,现在火热的基建是指什么?

基建是“基础设施建设”,可以理解为:满足人们基本生活、生产需求的设施。比如:建造住宅、交通、水电、园林、医院、文化教育等设施。

这里面当然就包括各式各样的建筑工程,但不包括全部的。

比如,造网吧算是一项房屋型的建筑工程,但不属于基建。造一个赛车场,属于构筑物型的建筑工程,但也不属于基建。

近期,A股的基建板块走强,主要就是建筑工程产业链上的公司,里面有负责施工的,也有负责设计的。

当下中国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基建成为了2022年稳增长政策的必选项。

去年12月的中央经济会议提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

而在财政政策上,会议提出了“要适度超前进行基础设施投资”。

2月5日新华社报道,发改委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促进投资合理增长,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

春节后,基建板块就开始大涨。2月7日,同花顺基础建设指数大涨7.6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中央经济会议结束后,财政部就向各地政府,提前下达了1.46万亿元2022年新增专项债额度。

春节过后,湖北省、福建省、陕西省等多地已经举行省级重点建设项目集中开工仪式。

2022年1月,各地发行地方债规模为6989亿元,同比增加了3365.64亿元,近乎翻倍。

其中,用于城乡、市政和产业园区基建的专项债占比42.2%,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占比18.3%。近60%直接投向了基建。

总之,当下中国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基建项目。

但对于基建股的投资,不得不提几点风险。

在过去十余年里,中国大兴基础设施,被称为“基建狂魔”。

不过,基建公司的股价,普遍长期横盘。下面这张从2000年到现在的K线图,就是某一基建股的走势。

这是因为基建的商业模式不太好。

用投资框架来分析。

首先,产品差异化小,不同基建公司提供的服务差不多。然后格局差,基建行业的竞争对手很多,政府的基建项目通常采用招标的方式。

这样一来,价格战在所难免,基建工程的利润被挤压。目前,行业毛利率的中位数在15%。净利率的中位数在3%,低的只有1%。

还有就回款差。基建公司的服务对象是政府,应收账款普遍比较高,行业应收款占营收比率的中位数在40%。

而当前,我国政府部门的杠杆率,已经从2000年的20.76%,增长到2020年的45.6%。

这只是显性杠杆率,算上隐形的负债,杠杆率还要高。

如果自己的服务对象本身负债很多,他还欠你很多钱,风险可想而知。

说到这里,其实也把基建公司的筛选标准说出来了。

硬要找标的投资,应该从服务有特色、应收款少的基建公司里找。

军工行业转优的方向不变

2020年起,常年被人诟病的军工板块,开始走牛。

部分军工股的涨幅,其实不亚于中远海控、宁德时代这些“年度大热股”。

而从去年12月份起,军工板块陷入调整,今年1月调整加剧。

本轮军工调整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但不改军工行业格局变好的大趋势。

军工行业的转优,有这样几点原因:

1、国家加快国防现代化建设,航空武器装备进入升级换代。

一个国家要富强,一方面是“富”,另一方面是“强”。而军工就是“强”的基础。

从这个意义上,我国军工企业的订单量,是不用担心的。关键看,我国的军工企业能否生产出够格的产品,取代进口。

2、军工企业步入提质增效、释放业绩阶段。

而经过20年的发展,国内不少军工企业,已经具备了自主研发制造的能力,开始通过提质增效,释放利润。

公司的提质增效会直接反在,毛利率和净利率的逐年攀升上。

上述两点在当下没有改变!

所以,站在当下看,军工经过2个月的调整,市场宣泄了情绪,可能黄金坑已现。

从业绩预告看,许多上市公司符合预期甚至超预期。

细分行业上,航空发动机产业链、军用电子元器件和上游材料类公司,今年有望保持可观的增速。

另外,既有政府订单又生产民用产品的军工企业,也属于行业的香饽饽。因为它可以把具有研发壁垒的军工技术,用在民用产品上,既摆脱了to G的差属性,又具备了产品的差异化。

从短期的业绩来看,军工行业一季度大概率能够实现“开门红”。

有券商预计,受去年四季度交付结算、研发费用增加等因素影响,今年一季度军工交付大概率增速较快,行业增速有可能在40%左右。

远期业绩上,特别是部分国有国有企业,22年有明确的利润较高增长的目标要求。券商调研下来,目前军工需求和订单计划一切正常。

还有一个重要的信号是,基金对军工的持股比例在提升。

根据民生证券统计,公募基金在2014年~2015年间,对军工的持仓比例较高。随后慢慢回落,2019年二季度~2020年二季度,对军工为低配阶段。2020年三季度起开始上升。

至2021年四季度,公募基金对军工的持仓比例为4.88%,环比增加0.89个百分点,持仓比率继续增长,继续维持超配。

就说那么多吧!

特别提醒: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交易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