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从事制造业今年第八年,说一点我对于这个行业的看法。

刚进入这个行业,正是苹果公司如日中天的时间,乔布斯还没离开我们。苹果作为行业巨头,拿走了大部分的利润,这让包括当时年轻气盛的我和许多人不服与不解。

当时媒体上有很多关于“为什么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却出不了像苹果这样的公司”,经过这些年,我开始对这个问题有了一定的理解,我觉得这跟“中国男足为什么踢不进世界杯”属于同一类问题。以下说说我的看法

1.首先要知道并不只是在中国出不了苹果公司,在世界的其他很多国家都出不了苹果公司。这一部分归因于美国当时的文化和乔布斯作为企业家的个人魄力。当中国大部分年轻人还在为了高考焦头烂额之时,乔布斯已经坚定了要以改变世界为己任作为人生追求。当我们的高等教育在教你面试技巧时,他们在强调think different。

2.中国虽为制造业大国,实则只是代工。因为我们人口众多,为了解决大部分人的就业,这是自然形成的产业链。多年来的生产经验并没有直接面对消费者市场,中间还隔了一层贸易商,所以说少了这层贸易商,我们的工厂根本不知道该生产什么产品。反观西方国家许多公司,市场调研部门都是必备的。

3.中国大部分是贸易公司。这从不同岗位的薪酬待遇可以直接看出来。同一个项目运营人员都会比产品人员拿更多的钱。而且公司并不会把大部分的资金投入到产品的研发中,大部分老板只想在短期内赚到钱换豪车豪宅,根本不愿意将钱投在一个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盈利,或到底能不能盈利的项目上。

4.当贸易商还在跟工厂就微薄的生产成本讨价还价时,平台、服务、物流各个渠道已经拿走了大头的成本占比。这进一步降低了企业进行产品创新的想法。

5.人才。制造业被普遍认为是低端产业,年轻人通常会在互联网、金融、房地产、贸易、公务员……等行业的选择之后,才会选择制造业。我们可以看见日常生活中,人们都是围绕着一部手机生活,所以制造业这个行业从人才上,创新动力也是不足的。

6.知识产权保护。这一点近些年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刚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一个受到市场认可的新产品,可以在两天之内就出现一模一样的仿品,并且价格更加低廉,因为少了前期的研发成本,并且用一些较差的材料,就能做到更低的成本,当是要做到维权成本是很高的,很多公司基于这一点,也对产品创新这条路望而却步。

这些年我走遍了全国几乎所有的产业带。从珠三角的电子、纺织、五金,到江浙一带的五金、电器。记得有一次在广州狮岭的一家包包制造型工厂,随行的一位同事指着一台车床跟我说,每年都有被这种车床压伤手的工人。我看了一眼,那是一种将皮革压平整的机器,我想象着手在里面被轧过的场景,心中一怔。

还有缝纫车间的一位工厂朋友告诉我,一位同事手指在操作缝纫机时不小心被针由指甲向下戳穿,去医院进行简单的包扎后,第二天就继续回到了工作岗位。工厂方面也没有任何的表示。

听完这些事例之后,再想想每天在报纸媒体上宣传的那些高科技自动化设备,感到一阵不真实,这些都是现实。自动化会不会有完全普及的那一天我不知道,但是如果我们的制造业还是照以前走物美价廉的道路,就避免不了后面进来的人,继续从事这样低附加值并具备一定风险性的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