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越来越冷了,今年这个“冷冬”,就连广东都冷得瑟瑟发抖。这时候,很多人都搬出了小太阳、电暖气、暖宝宝等“取暖神器”。

但是,这些好东西,却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有可能取暖不成反伤身!

有暖气、空调的地方,容易得“暖气病”;暖宝宝、暖水袋,有“低温烫伤”的风险;电热毯、电暖气、浴霸等用不对,甚至还有引发火灾的风险!

虽然危险,但冬天这么冷,也不能不用啊。今天康康就来说说,这些“取暖神器”,都要怎么用才暖和又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冬季室外温度低,开了暖气或者空调后,室内外温差大。再加上冬天人们较少打开门窗通风,室内空气不流通,取暖设备又会造成空气干扰,人就容易觉得口干舌燥、头晕眼花,俗称“暖气病” 。

其实,“暖气病”不是一种真正的疾病,通常也不会引起太严重的后果。只是因为暖气过热会“抢走”人体的水分,造成身体缺水的情况。

轻度的缺水,会导致鼻腔和咽喉相关的问题,比如口干舌燥、喉咙痛、流鼻血等。

如果这时候还没有察觉,没有做好补水,那么后续就会出现尿少等情况,持续下去就可能诱发尿路感染、尿路结石等。如果本身就有泌尿系统疾病的人,会更容易出现这些不舒服。

持续的缺水还有可能导致血液变得粘稠,出现心血管相关的症状,比如头晕眼花、心慌、胸闷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外,缺水和干燥还可能导致皮肤方面的问题,比如皮肤瘙痒、湿疹、皮肤干燥起皮等。这是因为干燥的环境下,皮肤的水分流失会变快,从而让皮肤纤维失去韧性而导致断裂,皮肤的屏障功能受损。

这时候,一定不要频繁用手去挠抓干痒的皮肤,更好的做法是用身体乳、凡士林等,给瘙痒的皮肤做好保湿。实在痒得难受,也可以搭配一些外用药膏来缓解。

既然“暖气病”大多数是缺水导致的,那么预防暖气病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勤喝水,多保湿。

在用大范围取暖设备的时候,最好搭配加湿器、湿毛巾等方式给空气加湿,让室内的温度和湿度都保持在舒适的范围,并且注意主动喝水,或者通过吃水果的方式为身体补充水分。这样才能做到既暖和又舒服。

如果长时间在暖气房、空调房里待着,也要注意勤通风,让空气流通起来,也能帮助缓解“暖气病”的症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滑动查看取暖设备的优缺点与注意事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人可能想问:暖宝宝、暖手宝这些都不烫手,甚至有时候我还觉得它们不够热呢,为什么还会把人烫伤?

实际上,我们的皮肤比想象的更脆弱,并不是只有开水、热油等“滚烫”的物体才会造成烫伤。

机体长时间接触中等温度(一般指44-50℃)的热源,也会造成从真皮浅层向真皮深层及皮下各层组织的渐进性损害。这就是俗称的“低温烫伤”。

这种“持续的慢热”威力并不小:有很多人做过实验,用暖宝宝包住生鸡蛋,在 4 ~ 6 小时之后敲开,生鸡蛋的蛋白都凝固了,也就是被“烫熟”了。

而且,和开水、热油等造成的“高温烫伤”不同,低温烫伤因为温度低、疼痛感不明显,一般不容易被发现。很多人都是发现红肿、水泡、脱皮或者发白的现象,才知道自己被烫伤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一般低温烫伤的面积较小,外观看上去烫伤似乎不太严重,但低温烫伤的深度更深,而且更难愈合。

一旦发现自己用了暖宝宝等取暖神器后,皮肤出现发红、发白甚至起水疱的情况,请立刻停止使用取暖设备,采取冷水冲、冰敷等方式给被烫伤的局部降温,千万不要在烫伤的地方涂抹牙膏、酱油等物质。

如果有水疱出现,请一定不要试图自己挑破,在医生的指导下处理水疱和涂抹药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冬天洗澡最惬意的就是开着浴霸,暖暖和和地洗澡。但浴霸用不对,甚至有可能会引发火灾。

每到冬天,各地的消防都会接到因浴霸使用不当而引起火灾的例子。比如在刚刚过去的 12 月,南京消防就在一天内扑灭了三次浴霸引起的火灾。

使用浴霸要注意,安装时不要靠近暖气、自来水、煤气及其它管道,防止因其漏电等引起触电或打出火花从而引起火灾。

浴霸也不能长时间工作,以免过热烧毁绝缘层或者其它元件导致短路。到了使用年限,一定要及时更换,千万不要心存侥幸。

除了浴霸,每天睡在上面的电热毯,也因为构造原因,容易引起火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注意不要直接睡在电热毯上,一定要隔一层床单。电热毯一定要平铺,不能有褶皱,也千万不能折叠起来用。

另外,在购买这两样产品的时候,请一定在正规渠道购买合格产品。比如浴霸,就一定要认准 3C 认证的产品,电热毯也一定要选择正规厂家,有断电保护功能的。

怎么样,各类取暖神器的利弊和注意事项,你现在都知道了吗?

祝看到这里的你,这个冬天身体和心灵都暖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