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安徽地理位置并不那么“好”,经济也并不“落后”。所谓地理位置好,是靠近长三角经济核心区,拥江带湖。而不好,仅仅是靠近而已,发达的江浙沪对安徽人才虹吸严重,核心产业并未外溢.

同时,皖北平原、江淮丘陵与皖南山区并未形成较好的连贯,中部刚刚起步的合肥,并未对两者形成有效的辐射和拉动,反而因“吸血”,而饱受批评。

所谓经济并不落后,2022年安徽GDP排名全国31省市区第11位,从全国范围内来看,安徽经济并不落后,从中部来看,安徽仍然保持中游。所以,所谓的安徽经济落后,是从华东范围内比较的。

从历史上来看,江南地区之所以繁荣,主要得益于足够的人口密度及稳定的自然环境,加较好的商业环境,使得小农经济之外的手工业格外繁荣。而中原及江淮地区,虽然有足够的人口密度,却无稳定的自然环境,这便使得小农经济格外脆弱。江南地区崛起虽始于晋,但真正扭转天平始于南宋,主要是人口含量的增加。这种趋势800多年来未曾改变。

改革开放后,沿海地区得益于地理与政策的扶持开始突飞猛进,这是时代插上的翅膀。安徽作为长三角人力与物力的补充,始终扮演着协同发展的角色。

据统计,上海、南京、苏州、杭州、宁波长三角五大城,安徽籍务工人口均占到外省务工人数第一名。在上海的近一千万外输入人口中,安徽籍占近三成。另外,杭州自开放落户政策以来,有16.4%是安徽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改革开放以来,安徽户籍人口流失位居全国前列。自2010年以来,安徽户籍人口流动出生率占安徽总户籍人口的五分之一,也就是说安徽有超过1500万人离开家乡外出务工。人才与人力的流失,是安徽之痛。

但人往高处走,是发展和人性的规律,这一点只有安徽经济发展好了,人才自然回流,但这又像一个悖论,现代经济的发展又离不开人才。因此,安徽只能循序发展,而无法实现跳跃。

2015开始,合肥发展进入快车道,安徽以期通过勃振安徽的心脏合肥来带动全省的发展,但从目前来看,合肥仍需持续输血,在科创领域实现弯道超车,从长三角地区分一杯羹来。

文章用图:@网络

本文完

原文首发:公众号渔舟唱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