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京人的年夜饭,少不了一道腊味。

每年立冬后,小区的阳台、菜场的肉摊,慢慢“长出”许多腊肠、腊肉,经过晾晒风干,静待在除夕大放光彩。

也是从这时起,升州路上的腊梅食品越发忙碌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腊梅食品。

名扬海外的老味道

据介绍,腊梅食品源于清代同治元年(1862年)的周益兴南腿庄。

当时,店里用加工过的猪膀胱当袋子,灌入肉馅,制作成了一个形似苹果、皮薄有弹力的小肚,也就是南京人熟知的“香肚”。

清代著名诗人袁牧曾在《随园食单》中记载:“周益兴店铺在彩霞街,八十多年,专制售小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肉质紧实、香嫩可口,周益兴香肚大受欢迎。

1910年,南京香肚在南洋劝业会上荣获优质奖状,名声大噪。

1915年亮相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后,它的受欢迎程度更是不亚于金华火腿,成为赠送亲友的名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世纪50年代,香肚大量生产后质量下降,分店关闭,岌岌可危。

后来,周益兴香肚并入“省食品公司南京腌腊加工厂”,90年代更名为国营南京腊梅食品厂。

几经易名与改制,“腊梅”的字号最终留下来,传承着南京百年味道。

南京人的年味信号

临近年关,老城南的年货清单里少不了“腊梅”的身影。

但是,腊梅食品在南京的店面只有三家,升州路上的这家是生意最为火爆的。早上9点,狭小的空间已经“人满为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店员的手速飞快,却赶不上排队结账的人群。

在这个十几步深的小店里,你可以快速抵达自己心仪的区域。

左手边是散称天地,一派“腊味渐欲迷人眼”的视觉冲击。门边的架子上,挂满了香肚、腊鸭和腊鱼,再向内则是腊肠、刀板香和苔干。

右手边,整整一面墙的货架上,摆放着琳琅满目的包装美食。配合店中央的礼盒一起,方便人们买来走亲送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方便搭配,店里还推出了最新的春节产品礼盒介绍。

当然,不管是散称还是礼盒,香肚永远都在热门榜单之上

要吃的时候,先将香肚放在清水中浸泡,洗净下锅时或煮或蒸,最后去皮切片装盘。瘦肉红似火,肥肉白如玉,鲜香耐嚼,带有回甘。

年夜饭桌上,圆圆滚滚的香肚,被赋予“团团圆圆”的美好寓意。在一些老南京家里,香肚还会被放在首位,让长辈、老者率先品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香肚卖得飞快,不到半小时的功夫,架子上就空出一片。

此外,“腊梅”的腊肠,也承载着不少人对美食的深刻记忆。

一整根腊肠,洗干净后放在白铝饭盒里蒸饭吃。揭开锅灶,热气蒸腾,油脂浸透到白饭里,整个厨房香味浓郁。

咬上一口腊肠,肥而不腻,软嫩醇香。不需要多余的配菜,就能把一大盒米饭全部吃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和腊肠相比,枣肠的瘦肉更多、肥肉极少,一粒粒的十分可爱。

一位烫着卷发的大姐,进门就配了几大箱礼盒,带给外地的弟弟妹妹。

另一位上了年纪的爷爷,散称了几挂腊肠、若干香肚,因为孙女从小爱吃。

置办年货的时候,人们总是格外慷慨。因为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家家户户都在期盼团圆,期盼见到心底牵挂的人。

各种好兆头的饭菜端上桌,每夹一筷子,都在接受准备之人的祝福与爱。

腊梅食品

营业时间:08:30—18:00

店铺地址:南京市秦淮区升州路384号

撰稿、摄影 ‖ ec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