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毛主席在决定抗美援朝的时候,首选粟裕挂帅,但因为粟裕当时身体不好,无法成行,才改由彭德怀挂帅出征。

其实,当时毛主席还给粟裕配备了两位助手:萧劲光和萧华,可惜这三位将军后来都没能成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早在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之初,毛主席就高度关注着朝鲜半岛的局势,当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将战火蔓延到鸭绿江边时,毛主席毅然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定。

起初,毛主席决定组建东北边防军,由第13兵团(下辖38军、39军、40军)、第42军、炮兵第1师、第2师、第8师组成,共25.5万人,由粟裕担任司令兼政委,萧劲光担任副司令,萧华担任副政委,李聚奎担任后勤司令。

另外,当时的第13兵团司令是黄永胜,虽然也是我军一员悍将,但林彪、罗荣桓认为,此战关系重大,黄永胜可能难以胜任,就建议由邓华代替。

当时,邓华正担任第15兵团司令,中央军委就决定,直接把15兵团与13兵团的司令部对调,组成新的13兵团司令部,邓华担任司令,赖传珠担任政委,洪学智、韩先楚担任副司令,解方担任参谋长,杜平担任政治部主任。

很多人认为,无论是第13兵团还是第15兵团,都是四野的部队,又是在跟东北毗邻的朝鲜作战,理应由林彪挂帅,毛主席为什么要首选粟裕呢?

其实原因没有那么复杂,主要就是因为当时林彪正有病在身,甚至传说他“怕风、怕光、怕水”,总之并不适合带兵打仗,更别说去朝鲜那么恶劣的环境了。

所以,毛主席出于林彪的健康考虑,就把目光放在了粟裕的身上。

而且,毛主席早就知道,朝鲜战争肯定不会是一场速战速决的战争,肯定会陷入持久战,所以,需要全国各地的部队都轮番入朝,并不存在四野的部队是主力的说法,比如第二批入朝的部队,就是三野的王牌部队第9兵团,因此,由谁来挂帅,不能出于谁的部队是主力来决定。

从这个角度来说,粟裕就是一个非常合适的人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解放战争时期,粟裕的军事才华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推崇,无论是早期的莱芜战役、鲁南战役、孟良崮战役,还是后期的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粟裕都表现出了超强的指挥能力,让林彪都感慨地说:“粟裕尽打神仙仗!”

因此,毛主席对粟裕非常器重,在朝鲜战争爆发之前,解放台湾是我军最重要的任务,而这个任务,毛主席就交给了粟裕。

可惜,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新中国的重点转移到了北方,不得不暂停解放台湾的脚步,而粟裕的任务,也很自然地转移到了抗美援朝战争。

但可惜的是,粟裕当时也是有病在身,无法出征。

而且,中央军委给粟裕安排的两位助手:副司令萧劲光、副政委萧华,也都因为有事在身,没能成行。

萧劲光当时正担任海军司令,大家都知道,我军在建国前基本上没有海军,刚刚结束的解放海南岛战役,还是靠着大量的木帆船,硬拼薛岳打造的军舰、飞机立体防线,最终取得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登陆战的胜利。

这次海南岛战役,虽然体现了我军英勇无畏的精神,但也暴露了我军在海军发展上的严重落后局面,因此,毛主席特地叮嘱刚刚上任的海军司令萧劲光,一定要尽快发展新中国的海军!

所以,当抗美援朝战争打响的时候,萧劲光正在全力发展海军事业,没有精力入朝参战。

而萧华,当时正担任总政治部副主任,在建国初期,解放军面临转型,总政治部的工作非常繁多,而总政治部主任罗荣桓身体又不好,因此,萧华作为政治部副主任,就承担了大量的工作,同样没有精力入朝参战。

就这样,中央军委一开始组建的东北边防军,司令兼政委粟裕、副司令萧劲光、副政委萧华,最后都没能成行,成为一个遗憾。

1950年10月8日,中央军委经过慎重研究,决定将东北边防军改名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由彭德怀担任司令兼政委,率军出征。

同时,在志愿军司令部,邓华担任副司令兼副政委,洪学智、韩先楚也是副司令,解方担任参谋长,杜平担任政治部主任,其实,就是第13兵团的司令部配置。

1952年4月,彭德怀回国治病,由邓华担任志愿军代司令。

这时,邓华向中央提出,自己的能力不足,希望能由粟裕来前线接替志愿军司令一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中央认为,粟裕还有别的工作要负责,而且当时朝鲜战争的局势已经基本稳定,邓华对前线的形势最熟悉,没必要换人,就没有同意邓华的请求。

后来,彭德怀评价邓华说:“邓华知识丰富,很有头脑,考虑问题有眼光,也比较周到,作战勇敢,细心,能出好主意,是个好帮手。”

再说彭老总手术完成后,原本应该回到朝鲜前线,但是毛主席又决定让他留在国内,接替周总理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

就这样,邓华正式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任司令兼政委,为抗美援朝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参考资料:《朝鲜战争》《抗美援朝高层决策》《邓华将军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