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下沙校区(以下简称:杭电)里藏着一座外形酷似飞碟的建筑,其实这是一座“涅槃重生”的亚运场馆,也是一座充满“黑科技”的击剑场。随着杭州亚运会击剑比赛半决赛、决赛场地落址于此,击剑,这个古老而优雅的运动正与杭电这座以现代科技为名的大学产生着奇妙的化学反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杭州亚运会击剑比赛馆曾经是学校的篮球馆,于2006年竣工。改造前,这里曾举办过CBA甲级联赛(浙江万马队主场)、浙江省大学生羽毛球锦标赛、第十三届全国学生运动会中学男子篮球比赛等多场大型比赛。十多年来,一直是学校和周边居民最爱的打篮球去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场馆变得老化,难免会出现屋面漏水等问题。

2018年,由于该场馆主体结构依然符合承接大型赛事的规格,杭电接到杭州亚组委的通知,这里将成为杭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的击剑比赛场地。“由于体育馆、预赛馆总体建筑完好,秉持‘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赛理念,本次改造结构不动、外形不变、外墙不改,主要进行屋面翻新和内部改造。”据体育馆改建项目负责人张巧珍介绍。场馆于2019年12月正式开始改造,并于2021年3月翻修改造完成,同年8月完成赛事功能验收。修缮一新的击剑馆,总建筑面积约为1.4万平方米,可容纳5000名观众。此外,热身馆为新建项目,包括新建热身赛道、运动员专用通道、运动员休息室、公共卫生间、器材储存间、管理用房等功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走进场馆内部,科技感便扑面而来。为满足亚运赛事的高标准高要求,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对场馆进行了从头到尾的“大翻新”。为满足赛事直播需求,校方为场馆量身定制六级的照明系统,据了解,五级照明即可满足重大国际比赛,六级照明将满足高清转播重大国际比赛。“击剑比赛中,我们就将采用最高标准的六级灯光照度,完全满足高清转播重大国际赛事要求。”张巧珍表示。同时,为保持选手专注度和比赛效果,场馆在比赛过程中还会关闭观众席等地灯光,只保留运动员比赛的剑道灯光。

击剑比赛中,选手将在一个长度14米,宽度1.5-2米,高度0.3-0.5米的剑道上竞赛,如果离开剑道则会被判犯规。依据赛事特点,整个场馆共布置五个剑道,从高空看下来形成一个麻将牌的“五条”,正中间的是亚运会击剑比赛的决赛剑道,分散在四周的则是半决赛的剑道。不同的比赛,灯组将会按照不同的模式照亮不同的剑道。

“为了让灯光聚焦在剑道上,我们在安装灯组时,往地板上做了许多标注,让灯组的光准确地照射在标注的几厘米误差内,为了调试灯组,我们几个人花了数天时间进行调试,远比其他场馆的灯光复杂得多。”张巧珍告诉记者,这个灯组在共设置了6种灯光模式,可以一键切换满足不同灯光模式,在满击剑赛事高清转播需求外,还能兼顾篮球赛事等多模式需求。

不仅是灯光,击剑馆的扩声系统和消音系统也进行了大改造。在场馆的正上方,一整套音响悬挂在高空。“整个扩声系统达到了赛事的最高的标准,场地四周的墙壁上都是细密的圆孔,类似电影院的消音墙壁,它可以把场地中央多余的声音吸收。我们的扩音系统可以让四周的5000个观众享受最好的听觉体验,而消音系统则能让场地中间的运动员保持专注。”张巧珍介绍道。

此外,不同于击剑起源于古老的冷兵器,击剑比赛的记分方式非常先进,依靠剑身或剑尖击打穿在选手身上的传感器,电脑会自动进行记分,所以比赛时运动员身上会有一根线连接着一旁的电脑,繁多的数据线和电子设备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为此,场馆上方悬挂了6个高空消防水炮,开启后能自动识别火源并迅速喷出高压水柱,可将火源迅速扑灭,保障了运动员、观众和场馆的安全。

场馆上方有着数百个出风口,它们与场地四周的回风口形成了整个场馆的空气循环和温度控制系统,“由于击剑运动员在比赛时会穿上厚重的防护服,所以让场馆保持在一个特定的温度是的非常重要的,我们会根据整个场馆的人数排出不同温度和大小的风,让选手在最适合的温度下发挥出最好的水平。”张巧珍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悉,该场馆还将承接亚残运会的击剑比赛,在亚运会击剑比赛完成后,场馆工作人员将在几天内将剑道更换为正方形的比赛场地,适用于残运会行动不便轮椅击剑的残运会运动员们。9月13日至18日和10月10日至14日,将在这个场馆诞生12枚亚运金牌,18枚亚残运会金牌。(记者 何思源 首席记者 吴宇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