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越来越冷了

这时候洗个热水澡
放松身心又去除寒气
别提有多舒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冬天洗澡可是有讲究的
快来看看正确的打开方式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冬天洗澡的几大误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每天洗澡

在冬天我们一般很少会出汗,不过还是有很多人习惯了每天洗澡。其实冬天并不适合每天洗澡,洗澡过于频繁容易导致皮脂膜变薄,引起皮肤瘙痒。建议年轻人在冬天每周洗2-3次澡较为合适,油性皮肤的人可以一天洗一次,但要注意控制洗澡的时长。而中老年人的皮肤更加干燥,建议每周洗1-2次澡即可。

02想洗就洗

不少人习惯在运动后马上冲个澡,或是吃完晚饭后先洗个澡再休息。但在运动后最好不要马上洗澡,建议等到心率和脸色恢复正常(大约需要十五到二十分钟)后再去洗澡。而我们在刚吃完饭的时候,血液会大量涌向胃肠等消化器官,这时如果马上洗澡会使全身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不仅影响消化功能,甚至还可能导致大脑缺氧而晕倒,因此建议饭后半小时再洗澡。

03空间密闭

冬天天气寒冷,大家在洗澡的时候多半会紧闭门窗。但密闭的空间,加上较高的水温,会导致我们的皮肤表面血管扩张,心脑等器官处于相对缺血的状态,可能引起胸闷头晕等症状。所以在洗澡的时候,最好适当打开浴室窗或者排气扇。尤其是使用安装在浴室中的燃气式热水器时,更要注意通风换气,以免发生一氧化碳中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冬天洗澡的正确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控制水温

冬天由于天气比较冷,大家都喜欢用热一点的水洗澡,洗澡的时间也会相对较长。冬天洗澡的水温可以高一点,但最好不要超过42℃,以保持在37-42℃为宜。温度过高会使得人体表皮血管扩张,心脑血管血量减少,引发缺氧。除此之外,还会破坏皮肤保护层,让皮肤更加干燥,也使得细菌更容易滋生。

02注意时长

洗澡的时间一定不要太长,最好不超过10-15分钟,否则容易使皮肤失去油脂保护,变得干燥、发痒。另外,长时间在热气腾腾的浴室里淋浴或者泡澡,也可能会导致胸闷、气短等缺氧症状,严重时甚至会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和脑血管意外,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要格外注意。

03补充水分

我们在洗澡时一般用的都是温热水,当外界温度比皮肤温度高时,皮肤的水分自然就会蒸发。我们在洗完澡后也常会觉得口渴或者皮肤缺水,所以我们在洗澡前最好先喝一杯温开水,在洗澡后也可适当喝一杯温开水,这样对身体能够起到较好的补水效果。同时为了保持我们皮肤的水润光滑,最好在洗完澡后涂抹一些润肤品,达到补水保湿的效果。

怎么样
看似简单地洗个澡

背后也有着这么多的门道
你都记住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