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老师很快就21年了,前不久听到的这句话,让我觉得很匪夷所思,但我却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话,来反驳朋友。

聊天过程中,我说最近压力特别大,因为自己带初三毕业班,孩子读高三,双重压力。

朋友说,她真的想不明白,我当个老师能有什么压力?

下面,我将用我21年的所见所感,告诉你,当个老师到底有什么压力,并且压力来自哪里?

首先,压力来自自己的专业。

也许,我说出这句话,外行的人会大声嚷嚷:“你不就是教这门课的吗?你的专业能有什么压力?那你用什么来教你的学生?”

可是,韩愈他老人家不是说了吗,师不必不如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

因为时代变迁,因为知识更新换代太快,我相信,几乎每个老师都曾经被自己的专业给“难”过。

理科老师,是久思不得其解的题目,文科老师是找不到最恰当的表达方式,而愚笨如我,更是常常被自己的“专业”给难住,甚至给困在里面出不来。

尤其是教授新版教材《道德与法治》这快三年来,时刻都觉得自己像一个刚“毕业”不久的菜鸟,随时准备被“难住”。

因为领教过七、八年级教材的难,所以去年暑假,新教材一培训完,我马上就开始备九年级的新课,那时候是2018年7月中旬,距离开学还有一个半月时间。

我就想趁着暑假,把书上一些自己不理解,不了解的内容给百度了,然后一一标注,等到九月份开学了,我可以主动一些,上课可以更熟练一些。

谁知道,即使做了功课,第一节课,我还是茫然了:第一个问题到底要怎么问?

是问“怎样理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还是像我同学这样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真的无比纠结,问过好几个同行,查过好几个网站,最后过了差不多三天,我才定下来,这部教材,到底是要回答什么问题?

那种纠结,那种压力,真的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因为我们现在使用的教材是新版的,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你根本无法判断谁的说法才是权威的?而我们给学生的必须是准确的,无误的。

那可是开学的第一节课啊,光光备课就花了我好几天时间,这不是压力,又是什么呢?

第二,老师的压力,来自家长。

很多年前的一个傍晚,我亲眼看见这么一件事。

一个家长,因为自己的孩子和老师发生冲突,家长闻言就来学校找老师理论。

老师一边往教室方向走,家长一边跟在老师后面骂骂咧咧:“你为什么批评我的儿子,我的儿子是送来学校读书的,而不是给你老师骂的!”

“你一个做老师的人,怎么可以骂我的儿子呢?”

那时候我真的很想替那个老师说句公道话:“亲爱的家长,你为什么不问问你家的宝贝儿子,老师为什么要批评他,而不是别人?”

但那时候我刚刚毕业,我不敢吭声,但我没想到,多年后,当我遇见类似的家长后,我依然也只是“默默忍受”,不敢吭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去年的一天,一个家长在微信上给我留言:“老师,你越来越不会教书了,很多家长都这么说。你看,这次他们的成绩那么差。”

我答:“是的,我是越来越不会教书了,但这次的试卷的确有点难。”

三天后,我发现,其实我们的成绩并不差:13所学校一起考试,我们的成绩是第三名,你能说我差吗?而他的孩子,居然比班级的平均分还低一分多,这能怪我吗?

你说,面对这样不问青红皂白,就说你不会教书的家长,你能没有压力吗?

第三,这压力,来自各级领导。

上至各级领导,下至学校的领导,但凡开会一定都要提成绩,都说,成绩是一所学校的生命线,成绩,就像是我们的紧箍咒一样。

然,因为你不是孙悟空,所以紧箍咒对你来说,没有任何约束力。而我不是法力无边的孙悟空,我只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苦逼老师,而学生的成绩,却是我绝对的紧箍咒,你说我的压力能不大吗?

你的成绩考砸了,学校领导找你谈话,甚至党政工三家会谈,我们都是有脸有皮的人,一次次被人约谈,你的老脸该往哪儿搁?

学校的领导约谈还不算,如果你在县里倒数了,你还要在全县的质量分析大会上做整改报告,据说,我们的局长大大还要请我们到他的办公室“喝茶”。

相信,那时候我们喝下去的绝对不是茶,而是辛酸,而是苦涩,更是赤裸裸的难堪!

所以,每年期末,都有老师不堪成绩的重负而自杀的,我理解,但我不敢苟同,因为我知道那就是让成绩,给逼死的。

对了,对了,前不久学校领导还说,现在我们老师的成绩都要全县进行排名,最后几名的特别麻烦,甚至把你调到边远的,我们这里的“西伯利亚”去支教,甚至调离岗位等等。

面对这一系列的各种“运作”,你会没有压力吗?

虽然我不是孙悟空,可是那些领导都掌握着我们的命运的“如来佛”啊,谁也不想被“发配”到偏远的,交通极其不便的,才几个学生的小学校,是不是?

你说,天天处于“紧箍咒”高压之下的我们,能没有压力吗?

第四,这是最可怕,也是绝对摆脱不了的最大压力源,那就是学生。

我不知道,其他老师在刚毕业那几年,会不会经常被学生气哭,反正我是哭过多次。

你刚开始上课,他就开始讲话,你提醒一次,照旧;两次还是照旧,等你音调提高,他马上就摆出要和你干架的架势,这时候的你,该怎么办?

刚毕业的我,那时候就是哭鼻子。

虽然每次都没能真正打起来,但幼小的心灵绝对非常受伤,是不是?

慢慢地,这类事情见多了,也看淡了,这样的“调皮捣蛋鬼”你也知道该怎么对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只要你当一天的老师,学生的安危就是你的铁令,必须无条件地去执行。

忘不了当生管的时候,晚上快12点,女生来敲门,说她心情不好,睡不着觉,想和你聊聊天,这时候,你让进不让进?

进来了,基本一个晚上就泡汤了,可是不让进来,你于心何忍?

于是,你只能一边狠狠压住自己哈欠,边循循善诱,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直到她肯回宿舍睡觉。

忘不了一天夜里,12点多了,一个女生还没回宿舍。

于是,找来家长和学校好几个同事一起四处寻找。

寒风凛冽的冬夜,心焦似火的我们,终于在夜里2点多,在一个桥洞下面,找到了那个冷得簌簌发抖的女孩。

把她接回家,已经快三点了,和她父母一起再做工作一会儿,天都快亮了……

你说,这样的工作有没有压力?

其实我们当老师的,一样害怕看到家长的电话:一旦家长给你来电,那就说明孩子有事情了,不是生病就是和谁有矛盾了,总之没啥好事情。

最最怕的就是睡梦中接到的“午夜凶铃”,十有八九,就是你的学生出事了,那时候,你就真切能体会部队里面的紧急集合是啥滋味?

不管是冬天还是夏天,你必须用最快的速度出现,像神一样处理着发生的事情,或送医,或打着手电筒,分头找人。

所以“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这话道尽了当老师的辛酸与不易。也许只有你真正当过老师,你才能知道,要心无旁骛、无怨无悔地爱着“别人家”的孩子,这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

但愿,每个老师都能被温柔以待,但愿每个老师都可以活出属于自己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