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2021年,依旧是公募基金发行的“超级大年”。在市场极度分化起伏的情况下,公募基金行业的新基金发行数量依然创下新高,公募基金的蓬勃势头可窥一斑。

公募新基金发行数量创新高

根据中国银河证券的研究报告,2021年新成立公募基金数量刷新历史,可见基金管理人发行热情仍然保持较高水平。不过从总发行份额来看,并未突破2020年纪录。

数据显示,2021首发成立基金数量为1906只,较2020年的1441只同比增加32%,募集规模30084亿元,较2020年的31589亿元同比减少5%,首发基金平均规模有所下降。

从具体类型来看,混合基金是发行募集的主力,为883只,数量占比46.33%,规模占比56.15%。此外,股票基金512只,数量占比26.86%,规模占比12.51%;债券基金367只,数量占比19.25%,规模占比25.06%;FOF基金94只,数量占比4.93%,规模占比3.97%。

基金发行“马太效应”明显

公募基金发行的火热主要得益于近几年公募基金赚钱效应增强,不过,基金管理人发行募集的头部效应愈加明显。

数量方面,2021年全年有139位基金管理人发行成立了公募基金产品,发行募集数量排名前二十的基金管理人在2021年共计发行1023只,占全年首发成立基金数量的53.7%。相比于2020年44.4%的数据,数量集中度有所提升。

规模方面,发行募集规模排名前二十的基金管理人2021年共计募集19276亿元,占全年规模的64%。相比于2020年60%的数据,规模集中度也有所提升。

募集失败基金同比增长28.6%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募集失败基金27只,包括3只股票基金、14只混合基金、9只债券基金、1只FOF基金。与2020年募集失败的21只基金相比,2021年增加了28.6%。

2021年仅6月一个月就募集失败6只基金。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基金公司产品发行同质化严重,导致竞争加剧。另一方面,即使产品核心竞争力没问题,但渠道能力较弱,导致产品销售端出现问题,仍然会导致基金募集失败。

公募基金“躺赢时代”结束

迎来2022年,A股市场震荡调整,新基金发行在寒冬中表现不佳,不仅绩优明星基金经理没能迎来“开门红”,多只新基金延期募集。随着新基金陆续成立,2022年公募基金的投资机会又将如何?

国金证券最新研报指出,2022年公募权益基金投资“躺赢时代”结束,积极投资应对结构性机会。基金抱团自去年初以来逐步瓦解,使得市场热点轮动加快,对投资机会的变化、市场节奏的把握,也对基金灵活操作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博时基金表示,当前国内经济面临全球经济增长动能减弱、消费恢复乏力及传统基建增速趋势回落等需求端压力,货币政策仍坚持以“稳”为主基调、继续助力稳增长,流动性合理充裕,未来A股大概率延续震荡走势,仍将演绎结构性行情,可适当关注景气度预期改善的板块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