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哈萨克斯坦发生大暴乱,俄火速出兵平定局势,美国终于看懂了

在普京的及时出手下,哈萨克斯坦局势得到了控制,但根据总统托卡耶夫的表态,仍有部分武装分子在负隅顽抗、试图借助域外势力的帮助“发起反攻”。

1月6日,哈萨克斯坦军队展开阵型,在最大城市阿拉木图发起了“反恐行动”,并用50多辆军车围住了200多名武装分子,且击毙了数十人。哈萨克斯坦内务部在6日表示,对于拒绝放下武器的武装分子,哈萨克斯坦将格杀勿论。

为了防止哈萨克斯坦发生颜色革命、早日恢复稳定局势,普京选择了率先出兵。1月6日,约3000名俄军来到了哈萨克斯坦,而且打起了头阵。俄军方表示,俄军空降部队总司令安德烈,已被任命为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维和部队的总司令,荷枪实弹的俄军正在赶赴哈萨克斯坦的路上。

在俄罗斯和集安组织的力挺下,托卡耶夫底气大增。1月7日,采取强硬手段控制秩序后,哈萨克斯坦局势开始恢复正常,但局势仍然不容乐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托卡耶夫在7日表示,已经授权给哈萨克斯坦军队和执法部门,在没有发出警告的情况下,也可以向恐怖分子发起致命攻击,如果恐怖分子拒绝投降,结果只能是被消灭。

托卡耶夫强调,这些天,至少2万名暴徒围攻了阿拉木图,这些武装分子训练有素,别国势力介入了冲突。托卡耶夫强调,哈萨克斯坦绝不与暴徒对话,武装分子仍在作战,哈萨克斯坦军队将战斗到底,并将这些暴徒全部绳之以法。

哈萨克斯坦内务部在7日表示,已经逮捕了4000多名暴徒,反恐行动仍在继续。

对于俄罗斯的雪中送炭,托卡耶夫表示了真诚的感谢。托卡耶夫表示,感谢普京迅速出动了维和部队。

就在哈萨克斯坦局势走向稳定、大批暴徒被逮捕或消灭之际,美国坐不住了。

1月7日,美国务卿布林肯表示,俄罗斯出兵哈萨克斯坦是“不怀好意”的,一旦俄罗斯介入冲突,再想让他们离开可就太难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被问及“如何看待哈萨克斯坦混乱”时,布林肯表示,美国不支持任何形式的暴力,但抗议者和平抗议的权利应该得到保障。布林肯认为,哈萨克斯坦可以处理好所谓的抗议,根本无需请求别国帮助,因此,白宫怀疑哈萨克斯坦请求集安组织出兵的真实意图。

简而言之,在美国看来,俄军不会随意出兵哈萨克斯坦,既然来了,接下来就不会轻易离开。

在这之前,白宫曾表示,所谓的“美国主导了哈萨克斯坦抗议”,完全是一派胡言,这是俄罗斯针对美国的抹黑。

俄罗斯外交部表示,印第安人、越南、伊拉克、那斯拉夫、利比亚、阿富汗等国家的民众,都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不请自来”,俄罗斯至少收到了哈萨克斯坦的邀请,请问美国有没有收到阿富汗的邀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且聊3个粗浅的看法吧。

第一,如果哈萨克斯坦混乱能得到控制,最大赢家将是俄罗斯。在美英法德联手施压白俄罗斯之前,卢卡申科一直都提防着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同样如此。

俄罗斯对于乌克兰、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的影响力,非常不可小觑。在哈萨克斯坦北部,心向俄罗斯的居民不计其数,哈萨克斯坦非常担心顿巴斯、克里米亚事件在本国发生。

因此,哈萨克斯坦前总统纳扎尔巴耶夫的选择,是在美俄之间举棋不定,而且想“去俄罗斯化”,但在军事领域,哈萨克斯坦又不得不依赖俄罗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难预料,这次混乱结束后,托卡耶夫会和卢卡申科一样,更加地拥抱俄罗斯。

从这个角度看,美国的确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第二,导致哈萨克斯坦局势突变的原因,实际上有很多,导火索是能源价格大涨,但根源却与哈萨克斯坦经济下滑有关。

哈萨克斯坦人口不多,实力在中亚五国里面位居前列,但在全球经济寒冬和疫情之下,哈萨克斯坦的日子并不好过,这给了美国煽风点火、趁虚而入的机会。

虽然俄罗斯与哈萨克斯坦没有明着说“谁是幕后黑手”,但基本可以肯定,这件事和美国密切相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之所以会爆发混乱,无疑是内外因素的共同结果。

第三,这个世界并不太平,幸运的是,我们生活在了一个和平的国家,这种和平与稳定来之不易。

世界局势越动荡不安,我们就越应该保持定力、提升实力,用团结一致、共克时艰的姿态去应对挑战。

中国的繁荣和强大,最终还是得靠我们自己去努力。

风雨之后,中国必将拥有更加璀璨的未来,继续砥砺前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