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有关台湾的消息都是新闻热搜榜上的“常客”,上个月,歌曲《2035去台湾》被网友传唱,歌词说要搭动车去看台湾好风光。借用国台办发言人的话说,这实际上反映了两岸民众对实现京台高铁从福建到台北这个远景规划的美好愿望,这个愿望也一定会实现。

其实,在我国诸多公路中,就有一条通向台湾的高速公路--京台高速,也就是我们熟知的G3公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它北起首都北京,向南连接华北、华东、华南最终抵达我国台湾省的台北市,全长2030千米。那么,这条通往宝岛的高速公路,现在可以直达台北了吗?

并没有。

截至目前,京台高速公路北京至福州段已经通车,福州至台北段还未开工,其原因除了众所周知的政治因素外,还有技术方面的因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台湾海峡位于福建省与台湾省之间,呈北东—南西走向,长约370千米,北窄南宽,最窄处在台湾岛白沙岬与福建平潭岛之间,约为130千米,海峡平均水深约60米,最深处水深88米。台湾海峡复杂的地质条件使“台海通道”的设计和修建面临技术挑战,对此,海峡两岸的交通专家给出了数套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线:福清-平潭-新竹

大陆专家最先提出了台海通道北线方案,即从福清出发经平潭,跨过海峡直接到达台湾省的新竹,总长度约130公里。由于台湾海峡北窄南宽,从北部修建跨海通道可以最大限度节约公路的修筑成本,且此段海峡水深较浅,地基较硬,十分利于后期的维护与保养,而且此路线正好避开了地震多发地带,安全性也可以得到保障。

南线:厦门-金门-澎湖-嘉义

而台湾相关的交通专家,则更倾向于南线方案,即从厦门出发,途径金门、澎湖,转道台湾的嘉义,全长约243公里。这个方案更多是出于经济因素的考量,厦门是经济发达的特区,而台湾西南部同样是经贸繁荣之处,南线方案不仅可以助力两岸的经济发展,还可以拉动金门与澎湖,促进各地之间的联系。但南线方案的弊端也十分明显,它途径高频地震带,水深更是能达到100多米,不仅建设难度较高,安全性也难以得到保障。

中线:南日-苗栗

除上述南、北两个方案外,还有中线方案,从福建的南日岛到台湾的苗粟,全长140多公里。中线方案是福建到台湾的点到点直达,一气呵成。东南沿海是台风经常光顾的地区,而台湾岛中部连绵的大山正好将台风挡住,中线方案正好利用了这一地形优势避开台风,台海通道的安全得以保障。然而中线方案仍然没有绕开地震高发地带,仍然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对于有着深厚公路技术积累的我国来说,将京台高速的最后一段完成并非不可克服的困难,据悉,早在2017年2月,《“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中,台北就被规划到北京至港澳台运输通道。不仅如此,今年2月,在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中,台北就被规划在京津冀—粤港澳这条主轴当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憧憬一下,一旦京台高速真正通向了宝岛,两岸的联系将会更加密切,包括台湾在内的我国东南沿海的经济,将迎来更大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伙伴们,你还知道哪些关于京台高速的话题呢?欢迎在留言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