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释:人生存的定义在正直,不正直的人是侥幸的存在。

☆:人以存在在寻找人生存在的意义,不在意寻找真理的人是幸运的,免受了意识求证的烦恼。

论:当产生一切的行为都是意识行为的思考,会试图理解绝对意识的逻辑,就陷入了意识的悖论,对这个悖论求证寻解循环的出发点,形成意识的自我,产生定义权来解释无限的意识。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庄子·养生主》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意识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求证无限的意识,是没有意义的,以自我理解定义世界,也是没有意义的。做了好事,不求别人知道,做了坏事,不要触犯刑法,以这样的方式为人处世,可以保护身体,可以明白幸福,可以奉养亲人,可以圆满人生。

人们都能理解的这个事情,却会做出很多"不理解"的行为,尤其是对意识的思考,在理解的必然中总有不理解的必然,让人深陷其中。人被意识定义,被意识束缚,奴役,无有恐惧的挣扎,俱是孤独的无助,也断然不会因为他人说什么,做什么而放弃思考,那是唯一的方向,那是永恒的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以存在证明存在,自我的无限与无限的世界在进行着互证的意识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感知即存在,存在即感知。是自我打开了宇宙世界,释放了无数的意识已知,而自我要去寻找意义对应意识的位置。时间是意识狭定的解释,人生是时间狭定的解释,以有限演化无限,自我由存在向虚无消逝。有顺序,有秩序,符合秩序的即产生标准的定义,不合秩序的即产生无尽的解释。

人之生也直,直是一个正向的概念,是秩序的开始,是人矢志不渝的追求。意识定义人,人定义自我,自我定义人性,意识逻辑,秩序的展开意识行为,以此才能与世界达成意识交流,被定义为合理的存在。然而意识逻辑的秩序是不需要理解的存在,刻意的理解找不到实证,"不理解"也必然存在于人性之中,罔之生也幸而免,不追求意识逻辑的人免除了意识自证的烦恼,是幸福的,是幸运的。因为知道意识逻辑是自完整的,总有更好的表现方式,沉默的大多数的沉默是智慧的总量。

以自我意识定义的人性秩序,使道德观产生。直,正直,是一个道德意识标签,意识逻辑是证明存在,道德逻辑是证明存在的合理性。直,谁不直呢?以质的粗糙表现的狂简也好,以文的装饰表现的秩序也好,都是自我与世界进行意识交流的方式。自我意识是可生成世界的意识,因此有绝对的表现性,但在生成的世界中,必须找到适恰的意识已知,才定义合理性的存在。然而其表现的方式,由于认知的不同,局限于时与事的狭定,意识的判断与选择没有合理性的秩序,可达成交流的信息有限,就造成了本质的冲突,在道理观上定义为不正直。自我意识扰乱了与世界意识相对应的秩序,意识的自完整打破了意识逻辑的平衡,存在是混乱的,会被认知所否认。

以自我的存在,定义世界的存在,我是世界,世界是我,我是唯一的孤独的,世界是无限的,有无数的我,我只是没有找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恶者是我,善者是我,我包容着我。意识赋予了人表达表现的权利,而意识的无法描述和表达性,会产生理解的障碍,不被理解的表达也是意识的表现方式,人和人性不能理解,但意识可以理解,美丑善恶都是它的一部分,只要不扰乱世界意识的秩序,那么意识的自完整以包容为感知,存在必然的合理。这种必然的现象不是没法理解,而是会产生意识交流的过度浪费,因此在很多时候,为给与其存在的意义,做一个"侥幸"的解释。

人生存在的意义,这个话题太大了,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释,对于解释的理解又产生更多的差异性。人终其一生都在用存在的方式,证明其必然的消逝,人以肉体消逝,意识以和解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