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5月16日,77岁的文坛大师汪曾祺先生去世,临终前,他用尽全身气力对身边的亲人说:给我来一杯,碧绿,透亮,的龙井!

正如他老人家自己所说:人间玩儿够了。于是他走了,走得如此地安详,就连临终说的最后一句话都和吃有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汪老年轻的时代,几乎所有家庭都是男女分工明确,男人在外打拼赚钱养家,女人在家相夫教子,而汪家却是个活脱脱的反面案例。汪曾祺是个实实在在的“家庭煮夫”,不是谁逼他这么做,而是纯属兴趣使然。

汪曾祺的儿子汪朗曾在接受采访时透露:若论厨艺,父亲在家里绝对能排第一,但若论家庭地位,父亲却是倒数第一!

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汪家的一日三餐几乎都是汪曾祺包揽了,而且他还乐在其中,丝毫不觉得柴米油盐是一件枯燥乏味的难事。每一顿饭都是别出心裁的,每一道菜都经过了精心烹煮的,汪曾祺就这样坚持了下来,一直到70多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纵观中国文学史,汪曾祺先生绝对是对“吃”最有研究的一位,不说多了,仅凭他的拿手菜:回锅油条塞肉,就让无数文人骚客为之魂牵梦绕。即便到了现在,这道菜在中国菜谱中的地位依旧是举足轻重的,也是汪家菜的代表之一。

汪曾祺爱吃、懂吃,因此他的生活充满了烟火气,当然,作为一代文豪,自然也少不了诗情画意。汪老喜欢用画笔记录世间的美好,在他的画笔下,那些世间小儿女的生活情态,仿佛一幅真实的画面,就铺展在人们眼前,那里面有我们的困惑,也有我们一直苦苦追寻的答案。

当然,也有惊喜和意外。有一次,汪曾祺花了大半天时间画了一幅荷花图,他的小孙女突然跑过来看了看,一脸不屑地对爷爷说:你这画上没水也没花,为什么叫荷花图呢?于是小小年纪的她拿起画笔,一个劲地就往上涂抹。

汪曾祺就站在一旁,一点也不生气,反而微笑着欣赏着孙女的“画龙点睛”,后来他还特意把那幅画收藏了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汪曾祺一生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诗画与文章,但他的前半段人生路并不平坦:三岁丧母,家徒四壁,最困难的时候甚至住在一间5平米的房子里。后来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学,大学毕业后又经历了10年浩劫,他曾被划为右边,经历了贴大字报和关牛棚的年代。

在经历了各种风霜雨雪之后,在看透了纷繁复杂的人情世故之后,汪曾祺先生还依然笑容满面地对人们说:生活其实是很好玩的!世界先爱了我,我不能不爱它。

汪曾祺先生这样的心态和胸怀不得不让人钦佩,在他的笔下,从来没有半点忧愁和苦闷,全然一副温情从容的闲适,真正达到了“知世故而不世故,处江湖而远之”的高尚境界。

在汪曾祺的散文集《人间草木》中,记录了他的一些旧人旧事、旅行见闻、各地风土人情、花鸟虫鱼等,在字里行间我们可以读出,他对凡人小事和乡土民俗有着深深的眷恋,对那些旧日生活的情景有着深刻地缅怀。《人间草木》可以说是一部写给所有文学爱好者的珍贵名家经典,堪称当代小文的经典,足以让读者领略一代散文大师的风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汪曾祺先生晚年的时候总是被儿女们“欺负”,平时他都是一声不吭的,但只要他喝了点酒,就会壮起胆子放豪言说:你们最好对我客气一点,我将来可是要进文学史的!

汪曾祺的老伴儿一直称呼他为老头儿,没想到他的儿女们也跟着这样喊,这就算了,可没想到他的小孙女儿也学着这样喊。这些在汪曾祺看来是很享受的,他从不斥责孩子没礼貌不懂规矩,反而说:有人情味的家庭,就应该没大没小。

在《人间有味》这部散文集中,汪曾祺主打写美食与爱,他将生活写得很有意思,有滋有味。在他的笔下,简单的一茶一饭,一人一事,都洋溢着情趣。汪曾祺先生曾说过,自己很爱逛菜市场,看看那些生鸡活鸭、鲜鱼蔬菜、热闹拥挤的人群,他都能感受到一种生之乐趣。前部分尽写吃食,后面写亲情、友情和邻里之情,都充满着浓浓的回忆,那种淡泊、洒脱、释然的心境直抵人心深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前面介绍的两部散文集,还有《人间小暖》和《人生有趣》,这都是文坛大师汪曾祺的代表作品合集,尤其是《人间小暖》中特别收录了汪老本人许多的书画作品,特别精美,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人生有趣》则收录了汪老写生活趣事的作品,真实自然,深得生活之妙趣。

一草一木皆得光阴温爱,一笔一书不负岁月深情。这个老头安然迎送着每一段或寂寥,或热闹的时光,用自己诚实而温暖的文字,用那些平凡而充满灵性的故事,抚慰着常常焦躁不安的灵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汪曾祺先生的文字总能给人一种平淡的美,同时也伴随着岁月静好、闲适从容的人生态度。如果你觉得生活很累,不妨走进汪曾祺的散文世界歇一歇吧,愿我们都能保持一份纯真与童趣,不被物欲横流的俗世所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