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美国不断号召西方盟友共同“围堵中国”,这给我国外交带来了一定困难,甚至还主持召开了“民主峰会”,广邀盟友共同对付中俄两国。除此之外,在13日当天还发生了几件值得关注的事。

第一件事,中国将放弃世贸组织给予发展中国家的部分补贴。我国驻贸大使李成钢在近日接受相关采访时表示,今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20周年,这20年间,在我们自身的努力以及贸易组织对的各项优惠扶持下,经济取得了巨大进步,未来我们仍是“发展中国家”,但会主动放弃一些发展中国家应该享有的优惠待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所以这样做,一是为了让这些补贴能够拥有更好的用途,二是为了堵住一些国家的嘴。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曾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对中国的“发展中国家”身份进行攻击,称凭借中国的综合实力,不应该去享受某些特有的优惠待遇,其他世贸组织成员对于中国享有优惠政策也都表示不满。

虽然我国经济实力确实发展飞速,但总的来讲,在科技、农业和高端制造业等领域还存在较大不足,而且未来还将长期保持。因此我们属于发展中国家,这是铁一般的事实,任何国家都不能左右这一现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件事,立陶宛外交部长、交通部长递交的辞呈正在等待总理批准。12月8日,美国对白俄罗斯的制裁正式生效,而负责对白俄罗斯企业进行运输封锁的立陶宛国家铁路公司,却并未遵守立陶宛政府的命令,这导致美国方面极为不满。为了承担后果,立陶宛外交部长、交通部长主动递交辞呈。

为了美国的利益而去牺牲本国公司,立陶宛政府还真是“替美着想”。而对于两位内阁部长的辞职,立陶宛总统瑙塞达不仅不以为然,还显得十分着急,甚至公开表示两人不必等待总理的批准,应该立即辞职谢罪,因为本来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去处理此事,但最终却被白白浪费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件事,德国新任外长贝尔伯克重申对中国的合作立场。11日、12日举行七国集团外长会议后,贝尔伯格表示七国将对中国保持一致立场,中国既是不可放弃的全球合作伙伴,也是不可避免的竞争对手,德国未来将在“公平和尊重人权”的前提下与中国开展合作。

贝尔伯格曾是反华党派的有力支持者,她的主张是既要与中国保持密切联系,同时还要拥有强硬的姿态,同时呼吁7个国家团结一致,共同对抗中国,从而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对于这番言论,西方部分媒体就直言不讳地称,德国本身就是一个人权存在问题的国家,何必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去指责他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国驻德大使馆发言人也回应称,中国对于德国向来保持尊重态度,也非常重视两国之间来之不易的和平外交关系和贸易伙伴关系,对于德国新政府同样会给予支持。因此,希望双方在互相尊重的情况下,共同促进两国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