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普及火葬是近些年的事,抗拒政策产生冲突的情况少见,老人过世,年轻人主事,为了省事,火葬更符合需求。
火葬政策一传开,年轻人没有多少感觉,终于不用抬那笨重的棺材上山了,一笑了之。吓坏的,惶恐度日的其实是一些老年人,尤其是有病在身自感时日无多的老人家。
说一个例子,村里隔壁李奶奶,八十岁,听到县城周围几个镇在推行火葬了,但她所在的镇还没开始推。住院回来的她,连忙叮嘱几个儿女,她死后千万不要拿去烧。李奶奶往后没事就跟几个同龄人讨论火葬这事,觉得太过残忍,好端端的身子就要被焚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可见火葬政策对老年人的心理冲击,政策传开,你传我我传你,然后一张倡议书贴在村里显眼的地方,也可能没有。推行起来没有太多阻力,开头说了,老人过世,年轻人为省事,最直接的效果就是办丧事时保证卫生,推行期派车接遗体不用家属花钱。
毕竟死的不是自己,年轻人对火葬没多少感触。政策来得突然,老人家完全没有心理准备,即将成为第一波尝试火葬的人,内心毫无波澜那是不可能的,方圆百里几十年也没个先例。一句“倡导新风气”显然无法平复老年人的灵魂,政策是死的,缺了对老年人的心理疏导工作,死个全尸的意识扎根了上千年,家里人更是避讳谈死,不会将火葬摆开来说,生怕加重老年人的焦虑。
上面说到的八十岁李奶奶,最终没能等到火葬推行就提前病逝了,实现了自己的土葬梦。
你以为人到了七八十岁都会一切看得开,其实未必,恐惧死亡也是一种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