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亲爱的》原型孙海洋的儿子已找到。在一定程度上,这与《失孤》原型郭刚堂的结局差不多。虽然从理论上可以称之为“寻子成功”,但是关于“团圆氛围”也只是停留在叙事层面。因为无论是郭刚堂的儿子,还是孙海洋的儿子,都决定留在养父母身边。

之所以会掰扯这个事情,并不在于“郭刚堂的儿子”和“孙海洋的儿子”是不是“认贼作父(母)”,而在于必须承认,即便血亲关系是天然前置,但是对于一个人来讲,要想深刻理解血亲关系,却必须依赖养育关系的浸润。

甚至在更为普遍的层面上,绝大多数子女在理解血亲关系时,往往需要角色带入,也就是我们常言的“养儿(女)方知父母恩”。不过在这个过程中,即便直观上看到的是养育关系,但是潜藏在人性基底中的朴素亲情却不可忽视。

在这个问题上,血亲关系和养育关系一致时,两者之间存在互相促进的关系。当然这里主要指原生家庭关系较为良性的情况,至于原生家庭关系不怎么好的情况就另当别论。至于单纯的养育关系,如果是基于拐卖建立起来的,那么养育关系的建立主要源于养父母的“自私”:“想养一个孩子”。

当然我们也很清楚,养父母的“自私”主要是相对于生父母而言的,至于养父母对孩子的爱,只要是不虐待孩子的情况,并且打算把孩子养育成人,那么最初的“自私”也会逐渐生情,直到走向普遍意义上的“养育情”。

可残酷的是,就因为被拐的孩子们都记不住事儿,便导致他(她)们天真的以为养父母就是亲生父母。所以很多时候,当真相被戳破后,被拐的孩子总是不愿意相信。甚至就算最终不得不接受真相,也还是不愿回到亲生父母身边,因为就人的塑造层面讲,被拐孩子确确实实已经被养父母重塑,这使得被拐孩子跟亲生父母的关系,就只剩下血亲关系。

然而有必要说明的是,当养育关系持续的足够久后,血亲关系下的情愫就会逐步衰减,起码就孩子的角度看,是这么回事儿。因此就“寻亲”(“认亲”)来讲,如果撇开对违法行为的矫正不说,主要的意义在于消解亲生父母的心结。

因为对于“认亲”来讲,即便被拐孩子还是决定留在养父母身边,但是还是意味着关系被击穿。至于人们常言的“两头亲”图景,也只能说是理想的期待,真要是回到现实中,其实并不容易实现。

不得不承认,“认亲”即便被亲生父母看得很重,但是从孩子被拐时起,就意味着双方的缘分被扯断,就算日后从法理层面给予矫正,也是没多大作用的(这里主要指孩子被拐卖较久的情况)。当然要是孩子被拐卖的时间较短,或还处于基本观念未形成的阶段,也可能出现转机(比如:申军良找回儿子申聪)。

另外,之所以强调“认亲”跟圆满无关,并不是觉得“认亲”无意义,而是就“当事人”(主要指被拐孩子)的立场来看,“认亲”即便看起来可以捋顺关系。但是从根上而言,却无法消除各自的心伤。毫不夸张地讲,如果亲生父母和养父母处理不好既定的关系,很可能会再次伤害到孩子。

在这个问题上,郭刚堂的处理显得很智慧,他在面对媒体追问时强调“会把孩子的养父母当亲戚看”。平心而论,郭刚堂和妻子会不会把“孩子的养父母”当亲戚这并不重要。但是从情理上讲,却是在消除孩子的顾虑。

因为对于孩子来讲,但凡有成熟的认知,便会陷入某种不自觉的情感困境,一方面,想到亲生父母的“失子之痛”和“寻亲之苦”,自然也是会心疼的;另一方面,考虑到养父母对自己也很好,自然也是无法辜负的。在这个事情上,不能因为养父母存在违背道德或法理的情况,就彻底否认既定的情愫。

循此而言,“认亲”即使看起来是捋顺关系,但事实上也在打破关系。尤其对于“当事人”(主要指被拐孩子)并不成熟的情况,很容易因突如其来的关系变局走向极端。所以在这个时候,就更需要两家父母理性处理问题。

只是普遍来讲,无论是媒体叙事,还是舆论指向,更多将声援之词置于亲生父母的立场,就好像只要“寻亲成功”,“认亲结束”,事情就算走向完结。可事实上,等待“当事人们”的困难依然很多。

因此对于“认亲”的看待,无论被拐孩子做出怎样的选择,其实都应该去中性看待。至于亲生父母和养父母,如果真的为孩子考虑,最好收起各自的私心,要不然所谓的爱就只是爱自己所能控制的亲子关系,而孩子只不过是既定的道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