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全职妈妈,一个不断实现自我价值的全职妈妈。拒绝焦虑,拒绝“内卷”,轻松育儿,理性对待婚姻生活,宽容应对婆媳关系,希望我的一些观点能够让你豁然开朗,能够带给你正能量,解决你的现实问题。

文|家有小甜椒儿(原创不易,请勿抄袭,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当孩子犯了错误以后,家长最适当的处理方法是什么?

说到这个问题,人们通常想到的就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讲道理,一种是打。

“孩子不能打,打孩子,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这是坚持讲道理的家长持有的态度。

可当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打解决不了问题,可能会引发更多问题”的时候,他们发现讲道理根本就不管用。

列举一个场景:两个男孩,都喜欢动手打人。第一个小男孩的妈妈总是用讲道理的方法告诉他,不能动手打人,这种行为是不好的,第二个小男孩的妈妈每次见到他动手打人,就会按照同样的方法打他。

结果第一个小男孩打人的习惯一直没改,上学之后,家长经常会被老师叫到学校解决问题。

而第二个小男孩,真的就改正了这个毛病,再也不会无缘无故动手打人了。

所以,讲道理到底有什么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频繁地讲道理,对孩子根本起不到任何的教育意义

心理学教授艾伯特·麦拉宾,早在70年代的时候,就耗时10年来研究口头和非口头信息对人的重要性。

他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综合印象只有7%来自语言内容,38%来自说话的语调,还有55%来自说话肢体语言。

看吧,一位家长掏心掏肺地给孩子讲道理,孩子大约只能记住家长当时的愤怒和肢体语言,而对于家长所阐述的内容,完全不当回事。

这就是为什么给孩子讲道理,是行不通的原因之一。

另外,对于一个孩子来说,3岁之前基本上处于一个“无它境界”,而6岁之前就是“以自我为中心”,所以跟一个小孩子讲道理,孩子是不愿意听的。

剑桥大学的詹姆斯·罗素,带领他的团队做过一个有名的实验,实验的对象是3岁~4岁的孩子,实验的内容则是让孩子们戴上眼罩,然后询问他们能否看到别人以及别人能够看到他们。

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他们的回答很干脆,当他们戴上眼罩以后,他们看不到别人,但是别人能够看到他们。

而对于孩子们来说,他们则认为自己看不到别人,别人也看不到自己。

因为孩子的大脑还不够成熟,他们看待世界的视角完全是以自我为中心,他们理所当然地把自己的感受加在所有人甚至是所有事物身上。

在这种心境下,父母的讲道理,就相当于成为了废话,因为孩子是有自己的标准和体验的,父母的话,他们根本听不进去,所以执行的几率非常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层次的父母,会这样引导孩子

讲道理,孩子不听,难道就要放弃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了吗?

或者是说,把孩子暴揍一顿?

当然不是,通过打孩子的方式让孩子按照父母的要求行事,只是父母的淫威让孩子暂时屈服,当孩子逐渐长大以后,他们发现自己已经完全可以摆脱父母的时候,可能会有更让人担心的情况出现。

除此之外,孩子幼年时候的心理感受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这种感受会伴随他们一生。

高层次的父母,会通过这两件事来引导孩子,让孩子掌握正确的行为准则。

  • 1、 你的行为会让别人感到伤心

孩子虽然很小,但是他们也是有自尊心的。

当他们的行为被否定以后,他们就会感到难过。

明智的方法是,告诉孩子他的行为会给别人带来麻烦,这样会让别人伤心。

孩子们的共情力还是很强的,这种方法,要远比直接讲道理更管用。

举个例子,3岁的宝宝每次都把玩具乱丢,妈妈很生气。

妈妈收起自己的情绪,告诉孩子:你这样乱丢玩具,会给妈妈增加了不少麻烦,如果你爱妈妈,拜托你自己收拾玩具

或者是另一种表达:你把玩具到处乱丢,你爸爸下班回家以后又要生气了,麻烦你在你爸爸下班回家之前赶紧把玩具收起来。

事实说明,孩子更容易接受这样的表达方法,当他们听到这样的信息之后,他们真的会自己主动收拾。

  • 2、 对孩子现有的行为进行鼓励

我们在鼓励孩子的时候,要真诚地鼓励,而不是泛泛地说“你真棒”,这样的鼓励不会带给孩子多少兴奋感。

当家长足够用心以后,孩子受到鼓励的时候,就会变得很兴奋。

比方说,有一天孩子主动收拾玩具了,妈妈完全可以抓住这个细节,对孩子进行鼓励:宝宝你太棒了,你都能主动收拾玩具了,你今天比昨天又进步了

细心观察宝宝的一举一动,当宝宝的行为有所改善的时候,及时对宝宝的行为作出精准地鼓励,这会引导孩子朝着更好的方向成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塑造一个形象,方便对孩子进行引导和教育

最后,我想要分享一点自己的育儿经验。

所有的宝宝,都是从某个特点阶段来的,我家宝宝在2岁前后的时候,也经历了一段“不省心”的阶段,总体表现就是“跟妈妈对着干”,家长不想她干什么,她偏要干什么。

很多时候,不警告她还好,警告她以后,她反而一定要去做一下这个动作。

最严重的时候,当她做了某个危险的动作的时候,我刚一开口说“不能”,她就要大哭起来。

后来,情况有所好转,因为我塑造了一个“小熊”的形象。

这个小熊方便了我给她传输一些理念和准则。

举个例子,宝宝用小手去抠插座,我立马给她讲了一个“小熊抠插座以后的悲惨故事”,结果发现效果非常好,她对这个故事非常感兴趣,并不断提出问题,然后再也不去碰插座了

再比方说,乱丢玩具这件事,我不能否定她的行为,就直接讲“倒霉熊乱丢玩具以后,找不到玩具”的故事。

自从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传输理念以后,宝宝接受起来容易多了,很容易就理解了我要表达的内容,并且她深表赞同,认为小熊实在是一个不省心的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