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人,投资8年分文未赚,一转身,却成了中国首富。

他豪言要3年比肩阿里,5年赶超苹果,结果首富交椅还没坐热,就拱手让了人。

这个人,就是汉能集团的创始人,李河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5年5月20日,就在李河君豪情万丈地向股东描绘未来前景时,汉能集团的上千亿资产,瞬间土崩瓦解。

短短的30分钟,汉能薄膜股票暴跌47%,市值蒸发1442亿港元,被香港联交所勒令停牌。

而李河君也从中国首富,一下子变成中国“首负”,不久便卸任汉能集团董事长。

当初风光无两的汉能集团,陷入了“被讨薪”,“被执行”的泥潭,不得不宣告破产。

从崛起到没落,仅仅用了5年的时间,李河君到底做了什么?

他又是如何空手套白狼问鼎中国首富,又把一个“千亿王国”,瞬间搞破产的呢?

01 读书哪有赚钱爽

1967年8月,李河君出生在广东省河源市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

从小,他就是个不爱说话的闷葫芦。

别的孩子放学了去疯玩,他却常常躲在一个角落里“思考”。

思考什么呢?

原来在很小的时候,李河君就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改变自己乃至整个家庭的未来,只能靠努力读书!

果然,有志者事竟成。

1984年,李河君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交通大学工程系,成为观塘村的第一个大学生。

然而,到了大学,李河君的聪明劲儿,就一点点“跑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三时,他花几块钱雇了20多个同学,在学校食堂门口卖胶卷,3天下来竟然赚了12元。

别小看这12块钱,在那时候,就是一个大学生一个月的生活费了!

第一次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赚到钱,李河君非常兴奋。

“看来,做生意可比读书赚钱快多了。”

于是,他便在学校里倒腾各种能挣钱的东西,甚至到了入魔的程度,以至于原本能继续读研究生的李河君,主动放弃了学业,跑到中关村倒腾电子元器件去了。

然而,进入社会后,生意就没有那么好做了。

折腾了一阵子后,李河君不但没赚到钱,还把老本都赔了进去。

无奈之下,他只好找到大学时的老师,借了5万元启动资金,再次杀入“商场”。

那段时间,李河君什么都卖过,像电子产品、玩具、矿泉水、运输、矿业……只要能赚钱,就有他李河君的身影。

真是老天不负苦心人,也该他时来运转,当了5年“倒爷”的李河君,终于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千万。

都是“千万富翁”了,李河君打算做点“大买卖”。

当时,我国证券市场刚刚起步,很多人都在证券市场上赚了大钱。

但李河君觉得炒股太虚,经过四处考察后,他突然发现一个能“长期赚钱”的买卖——水电站。

“只要投资一次,之后除了员工工资,几乎不需要再花什么钱,就可以躺赚收益啦。”

想到这,李河君拿出1000万,回到家乡收购了一座小型水电站,并正式成立了华睿投资集团。

刚刚27岁的李河君,从此便一脚踏入了能源行业的大门。

别看这水电站规模不大,装机容量只有1500千瓦,却跟李河君设想得一模一样。

一个小时发1500度电,一天就能带来近1.5万的利润,不到3年就能回本。后面的收益,就是妥妥地“躺赚”了!

尝到甜头的李河君一发不可收,随后又在浙江、广东、宁夏等地并购多个水电站,还因此得了个“中国十大并购人物”的头衔。

虽然,此时李河君手里的水电站规模都不大,但架不住数量多,而且装上就能赚钱。

李河君的身价也像坐火箭一样,“蹭蹭地”往上窜。

到了2003年,他以20亿的身价,位列《新财富》排行榜第23名。

然而,真正让李河君出名的,并不是他的一夜暴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状告发改委

2002年,云南规划了8座百万千瓦级水电站。

消息传到李河君耳朵里,他瞬间两眼冒光:“这就是8座金山啊!说什么我也得拿下!”

于是,他真跑到云南,一口气签下了6座,总装机规模高达2300万千瓦的水电站,远超当时三峡水电站的装机容量。

难怪云南负责人不无感慨地说:没见过像李河君这样有气魄的人!

然而,合同签完了,到了审批环节,却出了问题。

负责批项目的发改委认为:该项目投资过大,交给民营企业恐难干成,还是给国企稳妥一些。

这事要隔别人,也就算了,可李河君偏不服!

他拿着与云南省签订的合同,一纸诉状就把发改委告上了法庭。

不得不承认,李河君的运气实在太好了。

这场官司,他不仅赢了,而且还拿到了其中资源最好的金安桥水电站。

按说这是个好事吧,可一旦开始干了,李河君又开始犯难了。

“难怪发改委从中作梗,这金安桥水电站前期投资就要200亿,我的全部身家才不过20亿,这可咋办?”

03 “汉能”诞生

为了啃下金安桥这根“硬骨头”,李河君开始变卖手上“正在盈利”的水电站。

就这样“一边卖、一边建”,“只出不进”地投资,李河君整整搞了8年。

每天,他都要考虑下一个卖“哪座水电站”,然后把变卖的资金投入项目。

最多的时候,一天就要往项目里砸1000万!

但这还不算最惨的。

2008年,金安桥水电站完成了大江截流,准备装机发电,却意外被叫停!

原来,项目工程因违反节能减排等一系列环境协议,首台机组发电计划,必须暂停。

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

一时间,与华睿集团有信贷往来的银行,纷纷中断供贷,眼看着李河君的资金链,就要撑不住了。

无奈之下,他找到了恒基伟业董事长张征宇,以让出公司大股东为条件,拿到了资金,才得以走出这次危机。

也正因为股东的变动,华睿公司正式更名为汉能集团。

时间来到2010年7月,经过整改的金安桥水电站工程,最终顺利完工。

这个耗时8年,耗资接近260亿的水电站,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一个私营水电站,李河君就此一战成名。

但与出名相比,金安桥水电站带来的经济效益更是喜人。

只要开机,水电站的日现金流就能超过1000万,每年至少能给李河君赚36亿。

不到6年,便能拿回建设成本。

除此之外,当时汉能旗下还有五郎河、义和、大坪等水电站,在宁夏还投资了一个风电项目,不出意外的话,李河君下半辈子,是铁定财富自由了。

然而,意外,还是发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4 我要创造一个行业

此时,李河君的自信心彻底爆棚,认为自己是“无所不能”。

至少,在水电产业,他已经没了对手。

于是,到了2011年,李河君决定进军太阳能光伏产业。

为什么是光伏呢?

其实,刚开始李河君根本没看上又贵又没效率的太阳能。

那时水力发电成本是8分/度,而光伏的成本高达3块/度。

但是,观察了一段时间后,李河君发现光伏发电成本下降得很快,便觉得这块市场“有潜力”,才一头扎了进去。

毕竟“不差钱”嘛,要搞就搞最高端的!

当时光伏行业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多晶硅发电,能量转换效率高;另一个是薄膜发电,不仅门槛高,后期投入也相对巨大,而且转换效率还比前者低。

结果,李河君偏要搞薄膜发电。

为啥呢?

在一次公开演讲中,他说道:“我们就是要走别人不敢走的路,我们不跟随,而是要创造出一个行业!”

他先是在老家河源市建了一个汉能光伏产业基地。

然后,又入股了上游公司铂阳太阳能。

这样一来,从铂阳太阳能出来的生产线,直接销售到汉能薄膜生产基地,再把汉能薄膜生产出的产品,交由自家水电站使用。

就这样左手倒右手,汉能集团的业绩,始终是高歌猛进。

2012年年底,已在港上市的铂阳太阳能,改名为“汉能薄膜发电”,汉能集团就此借壳上市。

2015年3月,汉能市值一举突破3000亿元。

李河君的身价也水涨船高,达到1500亿元,成功地挤掉了马云、王健林、马化腾,成为2015年中国首富。

然而,李河君的好运,也就到这里了。

2015年5月,汉能股东大会如期举行。

结果,大会刚开始15分钟,汉能股票就突然开始疯跌,半小时跌了47%。

一个小时后,汉能紧急停牌。

此时,公司市值已经没了1442亿港元,而李河君的身价,也暴跌1000多个亿!

一切发生得太突然,投资者还没走出股东大会的门,就亏了近半。

大家都懵了,到底发生了什么?

李河君的第一反应是:有人做空!过不了多久,股价还会恢复回来。

可问题是:除了他,大家都不这么认为。

英国《金融时报》发文质疑:我们跟踪观察了25个月,发现汉能总是能在收盘前十分钟,出现股价飙升的情况。如果说是巧合,这也太巧了吧?

不仅如此,汉能的股价在一年内暴涨1048%,这样的涨幅不是不行,但需要有相应的业绩做支撑。

那汉能的业绩是什么?

无非是“自产自销式”的关联交易。

于是,汉能的复牌之路,便遥遥无期了。

2016年,无法接受失败的李河君又成立了汉能移动能源公司。

他先是推出了太阳能汽车,然后又发布了汉能墙、汉能瓦、汉能伞等新能源产品。

不过,都是雷声大雨点小,根本没有消费者买账。

这场自救,最终也成了炮灰。

05 尾声

2021年,在碳中和的风口上,新能源行业热度与日俱增。

而曾经拥有全球最大民营水电,中国最大太阳能薄膜发电公司的汉能集团,却在风口到来之前倒下了。

  • 因为付不起房租,汉能集团在北京的办公楼,被强制拆除;
  • 近万名员工堵门讨薪,“汉能,还钱!李河君,还钱!”的声音,不绝于耳。

而李河君,也因此成为了中国商业史上,时间最短,下场最惨的首富。

真心应了那句话: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

从李河君的经历中,我们不难发现他是一个有“超前意识”的商人,也很有商业头脑。

但就是在一切都很顺利的时候,因为一个错误的决定,而满盘尽输。

所以,你对李河君的遭遇,又有哪些看法呢?

欢迎留言,我们讨论区里继续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