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秋雨的洗礼,树叶更黄了,田野的黄也更宽广更亮眼了。我们走出教学楼,开展学生期待已久的室外美术课程。学校围墙外的美景让原本嘈杂的学生队伍安静下来,大家的眼睛都被秋天的景色迷住了。大片的田野、错落的房屋、蜿蜒的小路、觅食的白鹭……在欣赏过程中,竟有学生自顾自地发出感叹:“这田野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漂亮了!”

直观地欣赏过后,我开始向学生提问——

“眼前的景色美在哪里?”我问。学生回答:“颜色美”“不看颜色只看线条也很美”“弯弯的小路和方正的房子有对比”“田野中丰富的景色与大片的天空结合在一起也很美”。我告诉学生,每个人的欣赏角度不一样,那么看到的美也就不一样。

我接着提问:“如果给你一个相机,你会选择多大的取景框,拍下怎样的画面来表现秋天?”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让学生把两只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张开,构成一个长方形的取景框去尝试不同距离和大小的画面,有远景、中景、近景。很快,学生就有了发现:“老师,不一定要把所有的景色都拍下来才是秋天,我只拍白鹭在田野低头觅食的身影也是秋天。”有学生骄傲地说:“我拍的是一个老人在田野里挖水渠。”还有学生说:“我觉得大片的黄色和蓝色就很好看,给了我巨大的色彩冲击感。”

第三个问题是:“如果你想把刚才拍下来的秋天画下来,哪些东西可以不用画上去?”学生思考了一会儿,陆陆续续开始回答:“我觉得电线杆可以不用画”“房屋前停的小汽车不用画”“路边的垃圾也不要画”……这个问题是让学生明白,感受美之后是选择性地表现美、创造美,而不只是做大自然的搬运工。

问完这几个问题后,学生已经清楚地知道如何把自己看见的、捕捉到的自然美用工具转化,进而“创造美”。于是,我给他们充分的时间、自由的位置与使用工具的权利,让他们自己完成秋景色彩写生。这时,有个学生在教学楼教室窗户边上大喊:“你们快上来,这里能看得更远,比围墙那里更好看!”一些四处“流浪”的学生马上跑去争抢位置,但有些学生仍然不慌不忙。

“我觉得一棵野草也很美,一片落叶也很美,一朵云也很美,把窗户的位置让给其他人吧。”一个学生淡淡地说道。学生的想法让我有点惊喜,因为美育本来就是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过程,所以我并不期望他们立刻就能懂得如何感受美,只想让他们在接触和感受大自然的过程中培养探索能力和观察能力,然后慢慢学会用这些能力进行创造。我的规划是每周带学生去探索乡村与大自然,主题可以由学生决定,以体验过程的方式进行美育养成。

在学生作画的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学生规规矩矩地用画笔涂色,有的学生直接用手作画,有的画作颜料用得很厚,有的则像水彩一样淡淡的,各种方法画出来的效果截然不同。我问学生用手作画的原因,她说:“我用画笔涂出来的颜色不好看,所以我干脆用手画了。”如何作画与学生的习惯和美术素养有关,但是没有优劣之分,只有合适或不合适,重要的是他们有没有把自己想要的美表现出来,以及他们作画的过程开不开心。

在观察学生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幅让我惊喜的作品,作者是班里一个比较调皮的学生,他只用了三种颜色,最简单的画面却最让人印象深刻。他在无意之中画出了艺术作品的抽象风格,用一种宏观的视角观察并创造出一幅与众不同的作品。我十分欣喜地问他,他却不知所措地挠挠头说:“我不会画那些树、房子,我只会涂颜色,所以我就只涂了我看到的颜色。”我告诉他这是一次很好的尝试,以后可以多做一些不同的尝试。至于他的画法,我没有过分夸赞——因为这只是他现阶段创造力的表现,以后还应学会更多的创造手法,然后选择一种或多种自己喜欢也适合自己的风格。

每次室外美术课结束后,学生都自豪地把画作交给我,有些学生甚至不舍得给我,想自己带回家收藏。我很开心他们能欣赏自己的作品,说明他们已经开始爱上这种创作过程了。

放学的铃声响了,其他班级的学生都已经背起书包飞奔向校门,而他们却还在缠着我问:“老师,下节美术课上什么呀?”我避而不答地反问他们:“如果大家知道了大自然所有的奥秘,那这个世界还会有趣吗?”

(作者单位系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靖港镇芦江小学)

《中国教师报》2021年11月24日第7版

作者:袁玉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