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丁伟 李贤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最新发现!哀牢山救援人员发现失联者的雨衣和排泄物

11月13日,中国地质调查局4名队员进入云南哀牢山腹地后失联。21日,极目新闻记者获悉,失联人员雨衣碎片于20日被发现。得知这一消息后,失联队员的几名亲属颇为激动,称“每发布一条信息,心头都一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1日下午,极目新闻记者从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县委宣传部获悉,搜救人员在20日作业时发现了失联人员的雨衣,此次发现雨衣的地方位于普洱市镇沅县者东镇的白水河,是在失联人员简易宿营窝棚的下游,附近同时发现了失联人员的排泄物。21日,搜救人员将加强发现雨衣地区周边的搜索力度。

失联队员的最新救援信息,也无时不刻地牵动着他们家属的心。一名亲属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他们一直关注着救援的动态,“网络上每发布一条信息,心头都一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初两天我们上山了,但自己发挥不了什么作用,也怕给救援人员添乱,就返回了住宿地。”失联人员的一位亲属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他们15日就赶到了普洱,时刻关注着救援的最新进展。据亲属介绍,失联人员已有多年野外工作经验,以前也经常出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工作确实辛苦,但是这个工作总要有人来做,我们家孩子不做,别人家孩子也要做。各行各业都是为国家出力,做贡献,我们相信政府能够找到。”一名亲属眼中泛着泪花说。

一餐馆老板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失联者家属曾到店里用餐。“看得出来,他们心情很不好,根本就没吃几口,一直说吃不下。”上述老板说。

相关报道:

云南四名失联地质队员面临寒潮威胁,气温或降至零度

云南省气象台11月21日15时30分发布寒潮蓝色预警:预计未来24小时,滇中及以东以南将有强降温,并伴雨雪天气。21日下午,极目新闻记者从云南省气象局了解到,哀牢山最高处的气温将降至0度左右,但降雪可能性不大。气象局工作人员表示,低温或对失联人员的野外生存带来较大威胁。

11月21日15时30分,云南省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预计未来24小时,滇中及以东以南将有强降温,并伴雨雪天气。昭通东部和南部、曲靖北部有小到中雪,高海拔地区有中到大雪局部暴雪,昭通西部、昆明东部、曲靖南部、文山北部、红河北部、丽江西北部有雨夹雪;昭通东部和南部、曲靖北部、迪庆北部最低气温将低于0℃,曲靖南部、昆明、玉溪东部、红河北部、文山北部、迪庆南部、丽江北部最低气温将低于5℃。

11月21日,中国地质调查局4名队员在云南哀牢山已失联9天,搜救工作也已进入第7天。寒潮对失联人员生存,以及对搜救工作的开展会产生何种影响?

21日下午,极目新闻记者致电云南省气象局,一名工作人员介绍,此次寒潮22日到达昆明,半天后将抵达哀牢山地区。“寒潮不会带来降雪,对搜救工作影响不大。”工作人员称,失联人员曾前往的地区是哀牢山海拔较高的区域,受此次寒潮的影响,哀牢山最高处的气温将降至0度左右,低温或对失联人员的生存带来较大威胁。

哀牢山4人失踪第8天:雨雾影响救援,重装穿越组24人进山搜索

11月20日,中国地质调查局4名队员失踪第8天,搜救工作也进入第6天,云南省普洱市加大搜救力量,展开地毯式搜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极目新闻记者近两日在当地观察看到,从早上开始,哀牢山多半被浓雾笼罩,能见度较低,直至中午雾气才逐渐散开。并且,山区地形复杂,昼夜温差很大,这些因素都给搜救带来不便。

有业内人士称,此次哀牢山救援工作的规模是世界级的。不过,对于目前搜救的情况,有观点称不太乐观。据悉,镇沅县从11月21日开始将迎来新一轮降雨,这或将给救援工作带来更大的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雾和昼夜温差增加救援难度

护林员搜救失联地质员:迟迟找不到人很惭愧

11月13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4名队员,从云南省镇沅县进入哀牢山腹地野外作业后失联,至今已有8天,搜救工作也已开展6天,但仍未发现失联人员。

近两日,极目新闻记者在哀牢山区观察发现,在夜间和上午,山区多半被浓雾笼罩,能见度低,直至中午雾气才逐渐散开,长时间的雾气必然影响直升机飞行和搜救工作的开展。并且,山区内手机信号较差,时有时无。据了解,山内信号弱的地方,无人机可能会失去信号甚至无法返回,这在一定程度也影响了搜救的进行。

“哀牢山地形等各方面情况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比我们之前参与的救援行动也要复杂得多。”云南省户外运动协会副会长胡文琨称,此次哀牢山救援行动的规模在救援历史上也是非常庞大的,应该算是世界级的。

哀牢山位于云南中部,是云贵高原和横断山脉的分界线,也是全国最大的原始常绿阔叶林区,森林覆盖率达85.1%,最高海拔3156.9米。哀牢山自然保护区范围涉及云南省3个州(市)6个县(市),在普洱市镇沅县内地有13.5万亩。四名队员失联地位于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此地山形陡峭、树木茂密、沟壑纵横,平均海拔2500米以上,地理环境十分复杂。

护林员讲述搜救失联地质员细节:救援队员的饭菜由人背上山

参与救援的普洱市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马骏介绍,救援工作面临着多个实际挑战:一是海拔高,工作作业平均海拔都在2500米以上;二是树林茂密、沟壑较多,有些地方可能直线距离才100米,但要绕过沟壑到达,则要花费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三是昼夜温差比较大,目前作业区域温度在19摄氏度,但是山顶的温度也就六七摄氏度,队员们在山里过夜时,温度最低的时候只有两三摄氏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哀牢山植物和溪流利于生存

据悉,中国地质调查局是地质调查、科学研究和信息服务机构。该局此次失联的四名队员均为80后和90后,最小的为1996年出生,且均有当兵经历,但此次任务他们只带了一天的干粮。

19日晚,有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当前的季节,哀牢山保护区内植物最为丰富,同时也分布了较多溪流,水源丰富。失联的4名地质调查人员作为长期有野外工作经验的人,保障食物和水源应该没有问题。

20日上午,极目新闻记者从镇沅县者东镇前往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途中,看到山谷中流淌着潺潺的溪水,此外还有多处山泉从山上涌出,水质清澈。附近村民也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哀牢山上水源很多,还有一些野果子可以充饥,不过到了晚上气温较低,还会起雾。“我们当地人熟悉山里的地形,但外地人如果没有人带路,很大可能会迷路。”一名村民说。

一名从外地赶来参与救援的人员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只要没发现失联人员的尸体,那么他们就有活着的可能性。“第一,他们年轻;第二,他们接受过相关的专业培训;第三,他们是团队活动。”该救援人员猜测,这四名失联队员有可能被困在某个地方。

但云南省户外运动协会副会长胡文琨表示,目前的情况不太乐观,“从13号失联至今已有8天了,山上的温差特别大,再加上14号、15号的暴雨,他们的给养情况也很不理想,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很不理想的结果。”

在极目新闻记者采访过程中,当地多位熟悉情况的村民对4位失联人员的安危表示担忧:“山里情况复杂,山上夜里温度低,失联时间太长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重装穿越组24人进山搜救

20日上午,包括森林消防、消防救援等官方救援力量以及云南省山地救援队等民间专业救援力量根据指挥部统一部署,从集结地上山开始搜寻。据介绍,前几天的搜救主要是围绕失联人员遗落的巧克力、饮料、粪便等证据线索进行搜寻,但是并没有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1月20日,据云南镇沅救援指挥部通报,搜救工作除人员增强外,还组建了3支重装穿越组共24人,翻越哀牢山向玉溪市新平县方向搜索前进,开展纵深拉网式、地毯式精准搜救。截至当天17时,仍未发现失联的4名工作人员。

普洱市森林消防支队政委刘东君表示,此次人员失联区域地处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属于山高林密、沟壑纵横的无人区,搜救人员需要从海拔1700多米的山脚出发,翻越海拔2800多米的多座高山,搜救工作面临重重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