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冬天的第三场大范围寒潮要来了!

根据中央气象台的预测,11月20日至22日,中国大部分地区将迎来第三次大范围的寒潮,狂风暴雪将从东北一路席卷至华南地区,从温度看,大部分地区将降温6-10度,特别是内蒙古、辽宁和黑龙江地区,将会迎来暴雪、大暴雪,甚至局部地区会有特大暴雪袭击。

第三次寒潮席卷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在担心严寒天气袭击的同时,也应该思考一个问题,狂风暴雪之下,势必带来大范围的供暖需求,那么,中国的煤炭、天然气和电力,能撑住么?欢迎大家点赞、转发、收藏,我们一起来看看。

企稳的煤炭供应

按照以往的经验来看,冬季是能源消费的高峰,特别是全国范围的大规模寒潮,必然对北方地区的供暖带来巨大压力,就像去年的寒潮,引发了湖南、江西等地的电力紧张。

寒潮带来了供电紧张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表面上,矛盾在于电力问题,但是电力紧张的实质,还是煤炭问题电力供应紧张的原因,在于煤炭价格高涨,导致火力发电厂不愿意亏本发电,所以想要解决供电问题,就必须解决好煤炭价格大幅上涨问题,而要压低煤炭价格,就要从产量上入手。这是一个艰难的任务。

煤炭价格高,火电厂不愿亏本发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好在,之前东北地区的拉闸限电提前暴露了煤炭供应紧张的问题,让国家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应对,高层出台了一系列行政命令,并且派工作组赶往煤炭供应大省,亲自解决供应问题。

那么,现在煤炭供应的情况如何?我们是否有能力满足居民供暖的需求?

从产量上看:10月份全国煤炭产量3.6亿吨,同比增加4%,11月份依然保持较快的增速,而更重要的电厂煤数据也不错,11月14日的数据显示,电厂存煤1.29亿吨,可用天数达到22天,比9月底的可用天数增加了9天以上,这个数据意味着,电厂的煤炭供给暂时无忧。

火电厂存煤无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价格上看:由于国家的行政调控,再加上打击囤积居奇,期货市场的动力煤价格已经跌回了大涨之前的水平。10月19日,动力煤价格的最高点为1982元,而现在的价格已经跌到872元,砍了一半的找零。

动力煤价格腰斩一半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的来说,从产能和价格上看,中国的煤炭供应和电能供应,基本已经稳住了。

汹涌的天然气涨价潮

天然气的价格也涨得非常可怕,这主要是两个原因导致的,第一个是需求增加,第二个,则是因为天然气是难得的“低碳清洁”能源。

从需求看,今年的北方供暖相比去年是提前的,11月7日,全国天然气供应量达到10亿立方米,比去年多了10%。此外,高涨的国际天然气价格对我们也是一个巨大的威胁,这是因为中国对天然气的需求旺盛,但是我们并不是一个天然气丰富的国家,大部分的天然气都需要进口。

中国或成为世界最大的天然气进口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中国是打算如何解决冬季的天然气供应问题的呢?

首先,由于我们和俄罗斯的关系不错,然气可以从俄罗斯的管道源源不断地输入国内,而不会像煤炭进口一样,受到疫情的限制。

其次,中国的很多企业提前签订了长期的天然气供应合同,这就对冲了高涨的天然气现货价格。比如,现在国际天然气现货价格可能高达9元每立方米左右,但是我国线下的门站价依然在2元左右。中间的价差,一部分被长期供应合同抹去了,另外一部分,就是央企主动掏钱买单,强行压低市场价格。

中国和俄罗斯的天然气管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中国更加重视民生问题,每年的冬季保供,都是高层特别关注的重点,在这个问题上,要钱给钱,要产能给产能,经济增长和发展是重要,但是没有任何一项大的过民生,吃不好住不好,忍受严冬带来的发展又有什么意义?

今夜,寒潮就要来了,大家打开取暖器,打开空调,吃好喝好,不要着凉了。

【樱狼财经】探寻热点背后的真相,欢迎转发、点赞、评论。图源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