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殖过程中冬春季是羊痘的高发季节,做好羊痘的防治工作十分重要。羊痘是急性热性的接触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或粘膜感染发病。

除造成死亡之外,还影响羊品质、孕羊流产,羔羊死亡率高。今天畜牧堂李老师为大家介绍羊痘发病症状以及羊痘防治措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羊痘的临床症状:

典型症状:潜伏期平均为6~8天,体温升高至41~42℃,2~5天后在皮肤无毛或少毛部分,如唇、鼻、颊、四肢等处可见明显的局灶性充血斑点,随后在腹股沟、腋下和会阴等部位,甚至全身,出现红斑,1~2天后形成丘疹,突出于皮肤表面。随后丘疹增大,变成灰白或淡红色隆起的结节。结节数天后形成水泡,水泡内的液体起初像淋巴液,后期变成脓性的形成脓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非典型的:仅表现轻微症状,不出现或出现少量痘疹,或痘疹呈现硬结状,几天内干燥脱落,不形成水泡和脓疱,呈良性。 幼羊比成年羊易感,潜伏期为6-8天。

病羊和携带病毒羊为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病毒可通过损伤的皮肤和黏膜侵入肌体,饲养管理人员、护理用具、皮毛产品、饲料、垫草和寄生虫等可成为传播的媒介。

羊痘防治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羊舍的清洁卫生,定期严格消毒,尽量减少羊饲养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一旦发病,迅速将病羊隔离。建筑羊舍应宽敞,创造适宜的生存环境。做好防暑保温工作,增强羊只机体的抵抗力。

2、药物预防:每天用牛羊毒全清300g+板青颗粒100g+反刍健胃宝300g拌料饲喂,饲喂5-7天。 (畜牧堂App购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加强疫苗管理:疫苗保管必须按说明书温度保存,不得随意乱放。运输途中必须防止日光曝晒,采取降温设备。使用时按说明书及瓶签上各项规定使用。

免疫防治:每年对羊只注射接种一次羊痘疫苗。

4、定期驱虫:寄生虫传播途径须予以重视,必须搞好体外寄生虫的驱虫工作,切断这一传播途径。

气候严寒、饲草缺乏和饲养管理不当等可促使发病或加重病情,冬季养殖户一定要多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