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教育培训行业的寒冬悄然而至,但是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牵一发而动全身,政策一出,各家教培机构无一不为之惶恐。有的选择直接跑路,留下一地鸡毛,空荡的教室、难退的学费、拖欠的工资。有的则选择积极转型,少儿研学、少儿编程、人文艺术等。幸运的是,斯文人俞敏洪们选择了后者。斯文人,就是举止文雅的读书人,读书人有自己的追求、操守、道德、底线。称其幸运,是因为这位北大毕业的高材生,这位在教育界鼎鼎有名的商人在这场巨变中守住了该收的底线和操守。那些为利而来,利尽而散的跑路者,终究算不得斯文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有人说俞敏洪是体面人,没错,在这个寒冬,俞敏洪体面地离开,新东方宣布终止义务教育阶段的培训业务,重心将转移至国际培训和大学培训业务。 随后,新东方忍痛关掉了众多教学点,这些教室光装修就花费了几十亿元。新东方还为农村孩子捐出了上万套课桌椅,满载着课桌椅的卡车缓缓离去,标志着一个教育帝国前半生的终结。斯文人,哪怕离去也要言行文雅、举止得体。俞敏洪率领他的新东方结束了上半场的“战斗”,没有学费难退、没有工资拖欠、没有家长上访,俞敏洪凭借出色的企业管理和强大的现金流完成了某种谢幕,同时守住了斯文人的道德操守。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政策这场暴风雨来得突然、来得迅猛,然而俞敏洪告诉我们:平生就任其在烟雨中行走,怕什么呢?就如一千多年前的苏轼所云:“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千年前的大文豪苏轼,在被贬黄州的第三年,写下了传世名篇《定风波》。细细想来,漫漫人生又何尝不是一场偶遇风波的旅程呢?只是,又有多少人能像苏轼那样处变不惊、开朗豁达?俞敏洪和他的新东方一起走过了二十多载,经历风风雨雨、沟沟坎坎才有了今天庞大的教育帝国。有人说新东方是打破义务教育公平机制的罪魁祸首;有人说俞敏洪披着理想主义的外衣捞金;也有人说新东方制造了太多的教育焦虑。这不是本文探讨的主题,笔者只想说在资本市场,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只将矛盾对准市场供给者是否合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管怎样,在这场突如其来的风雨中,我们看到了俞敏洪的处变不惊和开朗豁达。同样是股价暴跌,俞敏洪没有像通策集团董事长那样在网上与网民打口水战;同样是另辟蹊径,俞敏洪没有像李国庆那样见啥卖啥。年尽花甲的他,最终选择了在电商平台出售农产品,帮助乡村振兴经济。不管新东方进军电商的前路如何,我们至少看到了一个有善心、有情怀的企业转型,而赚钱不是赤裸裸的唯一目的。俞敏洪带着斯文人的理想和操守朝前走,或许前方正是“山头斜照却相迎”,若干年后回首望,“也无风雨也无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人说情怀很虚,那是因为你不懂斯文人的情怀,但我相信俞敏洪一定懂得。有媒体撰文:斯文人的归宿是直播带货,我认为俞敏洪没这么肤浅。在这个世上,同样是做人,同样是做企业,同样是直播,有些人的选择就是值得点赞。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有退场、有转型,哪怕前路有风有雨;哪怕要竹杖芒鞋,谁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