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又来了。

当上了官后的陆游,一开始还算是比较顺利,但是没多久便由于犯颜直谏被贬了官,去到了镇江。镇江距离抗金前线瓜洲渡很近,江面上排布着很多备战的楼船。在这里,陆游结识了名将张浚,并且还不断给张浚献策北伐,为了坚定他的北伐决心。不过,当时朝廷上有两位大臣,是皇帝的旧时玩伴,很受宠信。陆游发现这两人结党营私,迷惑朝廷,随即找到大臣张焘进谏,张焘将此事禀告皇上后,皇帝大怒,遂贬陆游为建康府通判。第二年,由于朝廷铁了心的要求议和,而陆游由于之前力劝张浚北伐,也就遭到了罢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过了几年赋闲的日子,陆游被一个叫王炎的将军招去,在他幕府里担任了官职。陆游对此很是欣喜,只身前往王炎驻军的南郑(今陕西汉中地区)。不同于上一回,这次陆游真正的参与到前线事务中去了,常去到骆谷口,仙人原,定军山等前方据点和战略要塞,并到大散关巡逻,同时也经历过大散关的战斗:

《江北庄取米到作饭香甚有感》

我昔从戎清渭侧,散关嵯峨下临贼。

铁衣上马蹴坚冰,有时三日不火食。

山荞畲粟杂沙碜,黑黍黄穈如土色。

飞霜掠面寒压指,一寸赤心惟报国。

即今归卧稽山下,眼昏臂弱衰境逼。

新粳炊饭香出甑,风餐涧饮何曾识?

我岂农家志饱暖,闭户惟思事耕织。

征辽诏下倘可期,盾鼻犹堪试残墨。

不过,可惜的是,热火朝天的准备了八个月,突然王炎被调回京城,幕府也就解散了,出师北伐的计划也毁于一旦。大散关一带的军旅生活,是陆游一生中唯一的一次亲临抗金前线、力图实现爱国之志的军事实践,这段生活虽只有八个月,却给他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

幕府解散后,陆游被安排到了成都,之前精心准备的北伐没了,而他自己也距离战场越来越远,这时候的陆游心情很是烦闷:

《自兴元赴官成都》

平生无远谋,一饱百念已。
造物戏饥之,聊遣行万里。
梁州在何处,飞蓬起孤垒。
凭高望杜陵,烟树略可指。
今朝忽梦破,跋马临漾水。
此生均是客,处处皆可死。
剑南亦何好,小憩聊尔尔。
舟车有通涂,吾行良未止。

在成都的陆游,心中的志向无法实现,只好每日宴饮来寻求精神上的寄托。这个时候主和派就有人出来指责陆游,攻击他“颓放”、“狂放”,为了回击,陆游便自号“放翁”。但最终,陆游还是被抓住了小辫子,被罢免了官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后,陆游在官场中起起伏伏,一会儿被叫去当官,一会儿又被罢免回家,仕途就似坐过山车。最主要的是,皇帝都只是看重陆游的文采而已,对于他北伐的志向并没有什么兴趣。比如,淳熙十三年(1186年),陆游闲居山阴五年之后,朝廷才重新起用他为严州知州。陆游入京向孝宗辞行,孝宗勉励陆游说:“严陵山青水美,公事之余,卿可前往游览赋咏。”这也就是说,皇帝希望陆游在公务忙完之后,可以到山水之间多走走,多写写诗词。

一心要北伐的陆游,年事已高,壮志难酬的心情通过他的词作表达的淋漓精致: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壮志未酬这种心情,有时候我也能够感受得到,因为心里总是想着要做出点事情,可奈很多事情、很多因素是自己没有办法完全掌控的。为此心里的失落和遗憾也往往会汇集心头:

《诉衷情 当年澎湃盖新楼》

当年澎湃盖新楼,只身立吴疁。壮志凐灭何日?浮尘新书案。

衷未及,神已衰,念混流。至此长叹,心在天际,身疲春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