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醇醚燃料及醇醚清洁汽车行业在各级政府和部门的支持下,通过全行业的共同努力,经过近40年发展,形成了“困中求进、创新驱进、协同推进”的发展态势,醇醚产能、产量和产业化规模均位居世界第一,醇醚燃料在车用、工业、生活领域等的推广应用取得初步成效。

中国甲醇领航“世界”

一是甲醇产能和产量居世界第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7年我国甲醇产能达到8351万吨,同比增长8%;产量6147万吨,同比增长16.5%,为醇醚燃料提供充足的原料保障;采用先进煤气化技术成为甲醇生产的主流方向,占总产能的一半以上;煤制甲醇比重持续增加,占总产能的75%以上。随着煤气化、合成气变换、净化、甲醇合成等生产工艺和重大装备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提高,煤制甲醇平均耗标煤1.5吨,二氧化碳排放持续降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是甲醇燃料应用技术和规模居世界首位

目前甲醇燃料被广泛应用于车用燃料、工业燃料、供热燃料和生活燃料,据分析总规模超过700万吨/年。甲醇燃料的应用技术不断提高,专用设备和配套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目前船舶应用甲醇替代柴油的应用实践工作也已经启动,在汽车应用上更是日益成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是甲醇汽车技术世界领先,产业化规模居世界第一

我国自2005年起开始研制甲醇汽车。先后有吉利汽车、宇通汽车、中国重汽、陕汽集团、成功汽车、一汽轿车、华晨汽车、华菱汽车、长安汽车、奇瑞汽车等企业研制或生产了甲醇汽车产品,车型包括甲醇轿车、甲醇多用途乘用车、甲醇客车、甲醇/柴油二元燃料载重车及工程车、甲醇燃料电池汽车等,中国还将积极推进甲醇混合动力汽车、甲醇增程式电动汽车的研制。目前,吉利汽车已建成了晋中和贵阳两个甲醇汽车生产基地,合计产能20万辆。除研制甲醇专用汽车外,全国现有汽车改装燃用甲醇燃料车辆超过16万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是二甲醚产能和燃料应用规模居世界首位

目前二甲醚产能超过1200万吨。二甲醚作为城镇燃气、工业燃料应用规模超过200万吨。此外,我国自主开发的二甲醚客车已投入了运营试验。

甲醇汽车试点工作全面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2年,工信部印发了《关于开展甲醇汽车试点工作的通知》,正式启动了甲醇汽车试点工作,6年来先后在贵阳、晋中、宝鸡等5省(市)10个城市开展试点。参加试点的工作单位包括甲醇汽车生产企业、甲醇燃料生产及加注企业、甲醇汽车运营企业、环境监测和健康检查等单位。

试点期间国务院高层曾多次作出批示,确保了试点工作有序开展。试点省市和试点城市也成立了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为试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人员和资金保障。

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会同环保部、卫计委、交通部、能源局等多个部门组成的联合工作组共同开展了试点工作的验收,今年2月,验收工作全面完成。

目前,贵阳市已印发了甲醇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方案。西安市已安排2019年底前投放运营2万辆甲醇出租车,新建和改建40座甲醇燃料加注站。

标准体系建设逐渐完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多年的工作,我国醇醚燃料标准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但在甲醇汽车、M100甲醇燃料等标准制定方面,还有待积极推进,希望得到国家行业主管部门和标准化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

在车用甲醇燃料方面,我国已颁布实施了《车用燃料甲醇》、《车用甲醇汽油(M85)》、《车用甲醇汽油中甲醇燃料检测方法》和《车用甲醇添加剂》四项国家标准。2015年工信部印发了委托专委会组织编制的《车用甲醇燃料加注站建设规范》和《车用甲醇燃料作业安全规范》,两项规范在甲醇汽车试点和下阶段推广应用中得到执行。

“高清洁车用醇醚燃料”项目属新能源项目,国家新基建重点项目之一,符合国家新能源发展方针。是“十四五”规划重点能源战略部署,更是深入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动能源生产消费升级、加快“双碳”目标实现、构建“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引领实现中国能源迈入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广西中供能源“高清洁醇醚燃料”由国家顶尖级专家参与研发与坐镇指导,是国家权威认定的能源转型车用替代燃料,获得国家多项发明专利,生产工艺绿色、简便,符合国六标准,可替代汽油、柴油等传统车用燃料,直接加注或与传统车用燃料进行任何比例混合使用,一氧化碳排量低于汽油30%低于柴油70%,对减缓了我国化石能源的极速消耗,降低汽车碳化排放量,控制环境污染,推进能源替代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广西中供能源有限公司是布局全国、面向全球的现代化综合性新能源企业。公司始终以国家新能源结构改革为导向,以“高清洁车用醇醚燃料”为载体,以“新能源加注站”为依托,积极推动车用清洁替代能源的利用,为市场提供“一站式新能源加注站解决方案”, 为我国能源结构调整、能源转型、走向碳中和输出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