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仲冬之月,命之曰畅月。”

十一月是一个充实的月份,万物都开始休养生息,储蓄能量,只待来年的厚积薄发。

正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玲珑仲冬,阳气内潜,顺应冬气,注意保暖,乃藏养之道。

除却身体本能的“藏”,借冬藏之言,还可藏“心”、藏“身”、藏“气”,懂得停顿休整,为身体不断蓄能。

在别人看不见的角落里默默努力,在漫长寒冷的冬季里藏起自己,只管低头耕耘,待到实力充足之时,便能一举抓住机会大放异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藏“心”:收心养性,戒骄戒躁

清代学者山阴金先生在《格言联璧》中写道:

“多静坐以收心,寡酒色以清心,去嗜欲以养心。

观古训以警心,悟至理以明心。”

所谓境由心造,一个人的内心,决定其人生的模样。

懂得收心养性,在高处不骄,在低处不躁,善藏“心”,宜养“心”,是人生路中顶级的智慧。

曾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头脑灵活的流浪儿,在一个寺庙剃发做了小沙弥。

方丈对他很好,总是教他一些知识,他学起来也很快。

没多久,不管是习字念书、诵读经文,都像模像样。

但也是在这个时候,方丈发现小沙弥越来越自满,变得心浮气躁起来。

有一天,方丈把一盆未开的夜来香送给小沙弥,让他在夜间值更时,注意一下夜来香的状态。

第二天天刚亮,小沙弥便迫不及待去找方丈了:

“那盆花太奇妙了,它晚上开放,早上却重新收敛。”

方丈微笑地问道:

“那它开放的时候,吵到你了吗?”

小沙弥不明所以,连说花朵十分安静。

这时,方丈富含深意地看着小沙弥,说道:

“老衲还以为,它在开花的时候,会炫耀一番呢!”

小沙弥这才明白方丈的用意,红着脸,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在《易经》中,谦卦是最吉祥的卦。

因为一个懂得谦虚的人,能够得到更好地成长,是有福之人。

放眼古今中外,睿智的人,都懂得藏“心”,谦卑待人,不骄不躁。

如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面对大家的赞叹,他总是会说:

“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自己的无知。”

人生路高低交错,决定前路方向的,从来都是自己的心态。

真正聪明的人,懂得藏“心”,远离骄傲与浮躁,让自己的人生永抱顺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藏“身”:韬光养晦,顺应季节

人生常被我们一分为二,前半生学做加法,后半生尝试做减法。

在这加加减减中,终发现身体才是最重要的。

思想家蒙田也说:

“健康是自然所能给我们准备的最公平最珍贵的礼物。”

重视健康,方能让生命发挥更大的能量。

一如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

被称为“活北京”的他,不仅在历史地理领域做出卓越贡献,获得诸多奖项,还是一个很会养生的人。

侯仁之养生注重三个方面:

注重饮食——侯仁之很少会大吃大喝,更不会过量饮酒,常常出现在饭桌的,也是蔬菜、杂粮、豆制品等。

食少食轻,节制饮食,给胃腾出一点空间,“轻装上阵”。

注重锻炼——侯仁之十分热爱运动,长跑、游泳、爬山、徒步旅游,皆是所爱。

他在八十多岁时,还与师生一起,去西北田野考察。

注重情绪——侯仁之的性格很好,很是豁达,不会事事计较。

所谓养心亦是养身,拥有一个好心态是善待自己最好的方式。

是以,侯仁之活到102岁,得以做出更多贡献,成为人人敬仰的“百岁学人”。

其实,注意身体的康健,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食不过饱、饮不过量、劳不过累,顺应时令。

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所言:

“冬三月,此谓闭藏。

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岁月增长,天气渐凉,到了十一月份,“藏”最好的养生方式,所谓“冬不藏精,春必病温”。

早睡晚起,睡足八个小时;注意保暖,不要让寒气入体;更不要在寒冷的地方呆太久,出门前,喝姜水、泡红茶,让体内温暖。

如此,人生以健康打底,方拥有真正的幸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藏“气”:适当停顿,沉淀自己

学者朱光潜说:

“一切需要时间沉淀的美好,都值得我们耐着性子去等待。”

水想要清澈,需要暂停脚步,沉淀自己;花想要绽放,需要暂停迫切,沉淀时间。

人亦如此,想要走得更远,便要学会适当停顿,想想自己的初心,调调自己的方向。

就如白岩松讲过的一个寓言故事:

一群人正在匆匆赶路,突然有一个人停下来。

一旁的人很奇怪,问道:“你为什么不走了?”

停下的人笑着说:

“走得太快,灵魂落在了后面,我要等等它。”

人生如旅,有人只顾匆忙赶路,却忘记抬头去看路途中的风景,忘记伸手拉住家人的手,甚至在面临选择的岔路口,亦忘记出发伊始的目的地。

所以,适当停下来,给自己的灵魂一点思考的时间。

别让自己费尽力气,才发现方向不对,为人生徒增懊悔。

适当停下来,给自己人生的节奏打一个顿号,放松心态,休息片刻,方能更好地前行。

就如西汉学者戴圣所说:

“张而不弛,文武之弗能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生活在西非沙漠里的胡鼠便深谙此道。

胡鼠因为胃很小,一次只能容纳不多的水,所以他们需要不停奔走寻找新的水源。

因为沙漠地表温度很高,奔走时胡鼠的肚皮还一直和沙漠地表摩擦,所以胡鼠在连续奔跑150公里时,就会停下来,用四脚朝天的方式,给自己的肚皮散热,为自己的身体“加油”。

胡鼠凭借着这样强大的找水能力,在无垠的沙漠中却能很好的生存。

人生行路,亦要如此,不要担心停顿会让自己落后,也不要担心停顿可能会让自己错失的机会。

与其匆忙上路,让自己疲惫不堪,不如休息整顿,强化自己的目标,调整自己的方向,轻装前行,如此,步伐轻盈且快。

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适当停顿,沉淀自己,这是一种格局。

懂得藏起“急性情”,放慢脚步,挽留从容,让其常伴人生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有的藏,都是为了厚积薄发

明代文学家陈继儒在《小窗幽记》中有言:

“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

聪明的人都懂得藏,藏住自己的锋芒,藏住自己的傲纵,藏住自己的急迫。

让谦逊来收敛自己的内心,让顺应养护自己的健康,再适当按下暂停键,让自我得以沉淀。

“藏”,看似慢了一步,实则是万物之根基。

只有根基牢固,才能厚积薄发。

就如竹子,用四年的时间长三厘米,却在第五年开始,以三十厘米的速度增高。

然而,若没有前四年在地下的扎根,就没有第五年的飞速生长!

这便是藏的智慧!

鬼谷子曰:“圣人之道,在隐与匿。”

不管人生行至何处,懂得藏而不露,方更易行稳致远。

因为所有的收与藏,都是为了来日更亮的光明,更快地生长。

藏好“心”,不浮不躁,不骄不傲,保持谦卑,让生活更顺遂;

藏好“身”,养好身体,顺应时令,保持健康,让幸福更持久;

藏好“气”,不急不迫,适当停顿,沉淀自我,让人生更从容。

生命的馈赠,藏在你日复一日的努力中,所有看似从天而降的幸运,都不过是厚积薄发的结果。

点个【在看】,愿我们在这个适合“藏”的十一月,知藏,善藏,向内夯实自身,静待机会,一鸣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