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方面,社保入驻,公募加仓;另一方面,北向部分机构减仓。同时,伴随高估值,股价连跌8日,山西汾酒的后续走势似乎越发扑朔迷离。

日前,山西汾酒(600809)发布2021年三季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172.56亿元,扣非后实现净利润48.7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6.24%和97.69%;其中,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收51.38亿元,扣非后实现净利润13.3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7.81%和52.9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布三季报当日,山西汾酒股价下跌1.82%,这也是其股价自2021年10月20日以来连续下跌的第8个交易日,区间跌幅8.63%。虽然跌幅并不算太大,但股价已经跌破半年线,并有向年线位置(275元附近)进一步调整的可能。

券商研报积极看多

与股价疲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山西汾酒三季报公布后,已有28家券商为其出具研报,并多数给出“买入”或“推荐”的评级。

从券商的研报看,市场一致预测公司2021-2023年可分别实现净利润55.89亿元、76.47亿元和100.28亿元,对应的EPS分别为4.58元、6.27元和8.22元。这个业绩预测明显比2021年半年报时有所提高,见下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业绩超预期的情况下,股价不但没有上涨,反倒连续8日出现下跌。机构偏乐观的预测,似乎对山西汾酒股价并未起到太多实质的影响。

估值偏贵是硬伤

山西汾酒亮眼的三季报之所以并未对股价产生正面拉动作用,恐怕估值偏贵是个重要原因。如果对应券商最新一轮的业绩预测,10月29日301.50元的收盘价,对应2021-2023年的PE分别是65.82倍、48.08倍和36.67倍。而这个估值水平在山西汾酒的历史上,并没有太多优势。

我们通过猎牛座(ID:financial_hunter)的数据对山西汾酒过去8年的估值情况进行了对比,具体数据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过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山西汾酒2020-2021年已创造了史上最贵的估值,2021年最高价380.77元,对应2021年业绩的PE高达83.13倍,而公司未来三年的净利润平均增速只有48%左右,泡沫十分明显。即便2021年3月9日的年内最低价183.43元,对应2021年业绩的估值也达到40.05倍。在其近8年的历史上,也是最高的。

而高估值必须对应较高的净利润增速,但一个比较尴尬的现实却是,山西汾酒即将由净利润超高速增长进入平稳增长时期,见下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图中我们不难发现,除了2016年以外,山西汾酒均保持了较高的净利润年增速。尤其是2021年的净利润年增速预计将超过70%,这也是公司股价创出历史新高的根本原因。但问题是2022-2023年,公司的净利润增速将快速回落至30%以上的水平。虽然说30%的年均净利润增速已经相当不错,但对应目前300元以上的股价,其未来两年所面临的估值压力还是十分明显。

根据最新的市场一致预期,2022-2023年,山西汾酒净利润年均增速在34%左右。如果按照这个业绩增速,即便透支2023年8.22元的EPS,其合理股价也应该在280元附近。更何况如果按照公司股价历史低估值中轨20倍PE计算,其安全买入价应该在165元附近。从这个意义上说,目前的股价并没有调整到位。

机构市场博弈激烈

虽然说,从三季报的情况看,山西汾酒前10大流通股东中仍有6只公募基金,而且当季都出现了增持行为,甚至还出现了社保基金的身影。同时,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代表的沪股通资金总持仓也在增加。但那毕竟是截至9月30日的数据,进入10月以来,山西汾酒的实盘走势,似乎暂时还不能给这些机构加仓提供强有力的背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恰恰相反,山西汾酒10月当月下跌4.44%,跑输沪深300和中证100指数。2021年10月18日,还曾出现一个跌停,当日的龙虎榜显示:机构们的分歧相当明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上图不难看出,当日卖出的最大主力是沪股通资金,卖出占比达到15.87%;而代表公募基金的两个机构专用席位合计卖出占比达到7.39%,二者合计占比达到23.26%,已经超过当日前5大买入席位占比的总和。而在买入的前5大席位中,我们也看到了沪股通资金和三家机构专用席位。

而10月29日山西汾酒301.50元的收盘价,已经低于10月18日其312.12元的跌停价。那么,这是否意味着10月机构们已经减仓了呢?数据显示:至少已有部分机构在进行减仓。如北向资金代表机构之一的花旗银行。

花旗银行在10月15日还持有山西汾酒282.26万股,但在10月18日该股跌停当日,减持8.72万股。此后连续减持,截至10月29日,其持股已降至239.76万股。仅仅10个交易日,减持42.5万股,减持幅度超过15%。

一方面,社保入驻,公募加仓;另一方面,北向部分机构减仓。同时,伴随高估值,股价连跌8日,山西汾酒的后续走势似乎越发扑朔迷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