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汽车之家组织了一场新能源车续航挑战赛,15个新能源品牌参赛。比赛规则只有一条:跑不动为止,看谁跑的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先不说结果,汽车之家还搞出每10万元续航多少公里这一算术排行榜,其实有点脱离实际。汽车不但强调移动,还必须是舒服地移动。否则干脆焊个铁架子,罩上楔形铁皮,让客户躺在里面,绑上1吨电池,什么安全、舒适装备都不要,这样没准跑得更远。

比赛结果很直观,极狐阿尔法S拿到冠军,跑了694公里,从早上8点半一直跑到晚上9点半。一切在意料之中。它标称续航也是参赛队伍里最长的,708公里。考虑到工况差异,实测结果证明标称很良心了。

但是,多堆电池就一定跑的远吗?这个问题有点复杂。

电池包的偏执设计

极狐的电池包不是最重的,只有不到500公斤,但携带了93.6kWh电量。这就有点不讲武德,凭什么你的电池包这么轻,电量又这么多,变戏法么?

业内人都知道,电池单体能量密度是一回事,装上车是另一回事。考虑结构加强、冷却系统、BMS、隔热防火等一大堆附件,电池包能密要比单体掉一大块。极狐阿尔法S的电池包能密194Wh/kg。在当前技术条件下,做到这个水平的寥寥无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人说,极狐用的是SKI软包电池,比方壳电池,重量上有天然优势,但代价是结构强度低了。这当然是拍脑子想出来的,一切要靠数据和实际驾驶记录说话。

极狐使用的SKI电池,没有出现一例起火安全事故,其电池包的碰撞安全性是很难质疑的。今年夏天,懂车帝曾经组织了一场极狐阿尔法S和汉EV参数图片)的对撞。相对速度64km/h,50%偏置。结果是极狐保住了座舱完整,而汉EV则出现包括A柱在内的多处车身结构“塑性铰”。静置48小时后,汉EV自燃,极狐没动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有乘用车安全设计,都以保护乘员为最高原则。而电动车的电池也必须提到相当的高度。保护电池安全,也是为了保护乘员。

极狐S的电池包设计,和BE21平台其他车型一样,都是6系铝合金挤压成型,然后通过胶焊复合工艺连成一体。电池包箱体四横一纵加强梁,配合底盘目字形结构,结构双向强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较特殊的是,极狐的冷却系统采取“水管弱化”结构设计,即干湿分离,防止碰撞后冷却液渗漏进电池内部导致二次事故。

极狐在电池包空间设计上比较保守,防撞吸能区50mm,超过行业20-30mm的平均值。

极狐电池包比较“变态”的设计在于防水,达到IP68级。不了解国标也不要紧,只要知道这是外壳防尘防水的最高等级就行了。密封技术这一块,极狐采用的是自攻铆接技术FDS+密封泡棉的双重密封设计。极狐设计师貌似对三防设计做的有点魔障,实际上还是为了电池包安全。

这和特斯拉灌胶大法、沃尔沃电池胶带圈数的偏执,都属于设计师的一点小倔强。

通常电池包防火,大家都用云母板。极狐非要用陶瓷纤维防火毯,扛得住600℃烘烤5分钟。后者阻燃等级达到V0级且重量很轻,缺点就一个,有点小贵。

这一大堆安全设计和续航有关系吗?当然有。设计师锱铢必较,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量轻量化。有时候,“更轻”反而意味着堆料。这是客户有时很难理解的地方。其实很简单,同样指标要求,更轻往往意味着更贵。成本压力是刚性的时候,往往第一个牺牲的是重量。后者导致同样电池大小,续航比不过人家。在这一点上,极狐做到了50万以内的极致。

续航的其他要素,极狐做的如何

开过电动车的都知道,天气是续航最大的敌人。

BMS设计上,极狐因以为傲的是智能恒温保护功能。在在-7℃的低温环境下,阿尔法S的电池能量保持率为常温时的92%。即使是在-20℃的极限环境温度下,电池放电量仍大于85%,高于一般车型的8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似差异不大,但凭借低温性能,极狐在北方冬天,续航折损,比竞品少了20%以上。从客户的视角看,就是冬天启动后,仪表盘“虚电”很少。

除了电池,电驱总成是影响续航的另一个因素。极狐三合一电驱动总成最大输出功率达到320kW(华为HI版 473kW),峰值扭矩达到 720N·m(华为HI版655N·m),系统效率高达93.5%。这得益于永磁电机高温退磁小、逆变器能量转化效率高,博世的iBooster电子刹车助力系统能够实施最高0.3g完全制动能量回收。能量能省则省,这两项就让续航提升了2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电的因素很复杂,我们只能捋个大概。不过空气动力学特性倒是很容易说清楚。风阻和速度平方成正比,风阻低就省电,这是王道。极狐S风阻0.25。风阻目标必须低于空间、舒适性要求,也不是越低越好。

风阻还和车身装配精度有关,匹配越精确,实际风阻越靠近设计值。除了风阻,还有滚阻、加速阻力和坡阻(其实就是重力)。汽车受到的阻力,始终受到多方面动力学影响。实车是否能达到设计风阻,就看出装配好不好。极狐在这方面没掉过链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汽车设计就是做“跷跷板游戏“。整车优化,就要以动力、能耗、附件能量管理、机械性能为一端,乘员的安全、舒适、智能化需求、气氛感受为另一端,做一系列取舍、妥协和平衡。而且这些因素往往和其他因素呈现立体勾连,牵一发动全身。这里面,单项指标突出,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客户说一句“续航不虚”,续航就算经得起实践考验了。但背后的设计功力,往往被忽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人计算过,电池不是堆的越多越好。按照现有能密的水平,续航1200公里是当前的天花板。实际工程实践当中,接近天花板也不是好主意。极狐阿尔法S能做到长板尽量长,没有明显短板,是很不容易的。

尽管挑战赛拿了冠军,但极狐品牌向来不是“唯续航论”。科技提升人的体验层次,才是极狐品牌的核心竞争力。这是“续航跑干赛”无法体现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