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李明娟

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我国将持续推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加快规划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甘肃风、光资源富集,是全国发展新能源基础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为此,省委省政府抢抓机遇,把新能源发展作为“十四五”时期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主攻点,紧跟“双碳”目标和进程,加快建设河西走廊清洁能源基地,推进大型风电基地建设,持续扩大光伏发电规模,大力推进风光水储一体化,实现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9月全省新增新能源并网装机153.18万千瓦。新能源装机总量达到2522万千瓦,占全省总装机容量的43.6%;发电量达332.7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64%;风光电设备利用率达到97.08%,同比提高1.93个百分点;全省外送电量406.13亿千瓦时,其中,新能源外送电量超过137亿千瓦时,占外送总量的33.74%左右。

10月15日在凉州区举行的2021年甘肃省新能源项目集中开工中,涉及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总规模达到1285万千瓦,是甘肃大力发展新能源的生动实践,具里程碑式意义。

甘肃新能源实现快速优质发展

“十三五”时期,省委、省政府把新能源消纳作为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在国家能源局批复我省为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纳试点省、建设新能源综合示范区后,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通过推进直购电交易、新能源替代自备电厂发电、加快建设敦煌100%可再生能源利用城市、推进清洁能源供暖和电能替代等示范工程,全力破解新能源就地消纳瓶颈,取得积极成效。

通过多年发展,甘肃新能源比例不断提高,新能源、可再生能源装机和发电量逐年增加。截至2020年底,全省新能源装机占比达到42%、发电量占比达到21%,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6.8%,几项指标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20年完成水电交易电量168.1亿千瓦时,新能源交易电量27.4亿千瓦时。

总体看,甘肃新能源发展已呈现新能源高比例特征明显、新能源区域布局发展均衡、外送电中新能源占比高、示范项目引领作用突出、能源扶贫惠民工程成效显著等特点。

新能源迎来千载难逢发展机遇

甘肃风、光资源富集,以酒泉为代表的河西地区戈壁面积辽阔、地势平坦,是全国发展新能源基础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根据中国气象局2020年资源评估成果,全国100米高度风功率密度150瓦每平方米以上风能技术开发量99亿千瓦,甘肃5.6亿千瓦,全国排名第4,随着低风速风机普及利用,风资源开发量还将进一步提升。全国光伏发电技术开发量1287亿千瓦,甘肃95亿千瓦,全国排名第5,开发利用空间巨大,具备基地化、规模化、一体化开发条件。

从资源禀赋看,新能源也是国家有需要、我省有优势的产业。从我省的区位优势看,我省距中东部负荷中心相对较近;从资源条件看,我省具有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优势;从开发潜力看,在省区中排名靠前。这都为我省在国家新一轮新能源开发建设中抢占先机提供了基础条件。从今年以来的情况看,新能源通道建设也取得了重要进展,酒湖直流工程外送能力达到650万千瓦,今年上半年外送电量114.3亿千瓦时,属同期最高;“陇电入鲁”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配套风光电项目年内可开工建设;(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