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杨洋

众所周知,佛教传入我国已经历史久远,大约在两汉之际,佛文化就已经传播开来。至今,我国拥有很大基数信奉佛教之人,寺庙也是遍布全国各地,作为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佛文化可谓是中华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庄严的大殿里,佛教信仰者们虔诚的上香许愿,这种场景,在现实生活和影视剧中十分常见。然而最近一段时间,佛门寺院多了一群特殊的“女香客”,她们被称作佛系名媛,简称佛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信奉佛教是个人的自由,宗教自由在我国宪法里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但新出现的这些“妖魔鬼怪”却恰恰把这种权利当做自己牟利的工具。

抄经、拜佛、品茶、吃素...是佛媛日常作秀的标配,她们把这些行为摆拍上传,发到短视频平台以及朋友圈,构造一个虔诚佛门信徒的人设。

可她们真的是信佛吗?不过是碰瓷佛文化罢了。在寺庙里,这些佛媛衣着暴露的抄写经文,时不时的显摆一下自己的奢侈品包包,在蒲团上对佛祖行礼时让自己的团队360度无死角摆拍,殊不知面对佛行礼时是不可以拍照的....待到这些网红佛媛感觉自己吸粉任务已经达标了,就开始原形毕露:带货割韭菜。

直播售卖与佛文化相关的服饰、串珠、手链等,在微信朋友圈卖上百元的平安锁...利用粉丝对佛文化的虔诚,将成本个位数的东西炒到天价,牟取相当的暴利。

“佛媛”的出现正是一种网红与传统文化碰瓷后的畸形产物。在各大短视频平台上,炫富、衣着暴露展示身材的女网红数不胜数。当然在不违法违规、不影响他人生活的情况下,每个人都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秀身材、秀包包、秀生活是个人自由。

但是“佛媛”们在宗教场所大肆摆拍,搔首弄姿,是对佛文化的不尊重。我国《宗教事务条例》第五十三条明确规定,“禁止以宗教名义进行商业宣传”。一些佛媛为了卖货牟利,为了让粉丝们相信自己的产品,借佛营销,什么吸引眼球就展示什么,什么行为能出货就干什么,即使丧失底线。

佛对于她们而言只在人设里、流量工具里、财富密码里,唯独没放在心里,如此吃相,不仅难看而且犯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沟壑难平”的佛媛背后,是“浮躁难平”的社会,在进入5G时代之后,信息的快速传播加剧了社会的心浮气躁,城市化的快速建设带来的是城市中每一个青年建设者的精神空虚,物质的富足与精神的空虚使得这些“妖魔鬼怪”有机可乘。

佛说:革囊众秽,尔来何为?从拼多多名媛、佛媛到支教媛、公益媛,变化的是一副皮囊,不变的是搔首弄姿和商业套路。让短视频平台“下架”佛媛只能是权宜之计,佛媛没了还可以有道媛、儒媛...根治妖魔鬼怪还需要有关部门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更重要的是坚持将精神文明建设贯彻到底,只有民众物质精神相匹配,才能让这些侵蚀精神的妖魔无缝可寻。当然,如此闹剧,必须休矣,还佛门一个清净,给社会的喧嚣降一降分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