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释:子夏问:巧笑嫣然,美目流盼,素粉点缀出意美,这几句诗怎么解释?夫子说:绘画先描线稿,而后用素粉添彩。子夏问:先有道,后有礼,礼是否也是道德的点缀呢?夫子说:商,你的话对我很有启发,有这样的思考,我们可以讨论诗了。

  •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 兮:古诗辞中的助词;兮,语所稽也。——《说文解字》

论:子夏在提问之时已经有了答案,此是求证得正的问询。礼之于道德就像绘画一样,道德的线稿,有了礼的点缀,就活了起来,夫子肯定了这种说法。意识原发性的道德过于理性,而赋予礼的行为则更容易被群体意识接受,这是意识交流的艺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意识原生态的语言也是苍白的,能说出来,能写出来的,也都是经过了意识的思考而优化出诗意的结果。这段对话中的"诗",如果理解成《诗经》,则对应前面的诗句,释有所解。之于那个时代,除了《诗经》,就没有别的诗么?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此,夫子所说的诗,可理解成语言的高级意识形态,或是合理。

前有子贡言诗,后有子夏言诗,都在对道德意识的讨论。一个人要成为更好的自己,也像作画一样,先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在个人的性情上,仔细耐心的磨炼,而后"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有了良好的道德标准,要以礼的行为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