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员荣耀回归的背后,是常人无法接受的未知风险,肩负国家航空科技开创的重担,做出了巨大牺牲。

从神舟五号第一次载人飞船上天,到9月17号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圆满返回地球,我国的航天技术在不过上升,且取得重大突破。不仅是国人的自豪,也向全世界展现了我国强大的航空科技能力。

9.17号航天员返回时,出舱的那一刻,让人心疼不已,许多人都眼眶含泪。工作人员把他们从返回舱中抬出来,放到担架或者座椅上,随后由航天医生搀扶护送到检查车里,甚至连欢迎仪式都是坐在轮椅上完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航天员返回地球后,为什么无法站立,要坐在轮椅上?牺牲太大了

1、肌肉和骨骼组织逐渐萎缩

当人生活在地球上,身体的骨骼和肌肉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但是处在太空环境中就截然不同了。

大家应该对太空中的环境有一点微小的认知。在太空中,地球吸引力根本起不到作用,所以当航天员登上太空时,就会处于失重状态,长期以往,人的肌肉和骨骼状态就会迅速下降。

并且,航天员在太空中不仅要承担自身的重量,还要支撑几十斤的航天服,行走对他们来说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儿,所以当航天员返回地球时,需要重新适应重力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立体耐力下降

我们都知道,航天员的选拔是非常严格的,需要通过各式各样的测试,其中一项测试就是立体耐力检查。

立体耐力:指的是人在安静战略是要耐受时间。一般来说,正常人能够站立20~30分钟,期间不会出现晕倒状况

但由于航天员长时间处在失重状态下工作。血管系统也会慢慢适应太空中的生活环境,原本只在人体四肢的血液就会流向头部了。

所以,当航天员重新返回地球时,在重力的影响下,心血管功能一时间无法迅速恢复。即使站在地面上,也有一种倒立的感觉。

这是因为立体耐力相对较差,如果强行站立,容易出现晕倒的现象,类似于晕车的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太空出差三人组”返回地球为啥要隔离?

虽然宇航员在地球上生活了几十年,但时隔三个月再次返回地球,还是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第一步就是隔离期。

有人很疑惑,太空又没有病毒,为什么航天员回来要进行隔离?其实,航天员隔离的目的是不一样的。

为期14天的隔离期,是为了让航天员在公寓里逐渐适应地球上有重力作用的生活环境,让各个器官恢复正常工作。所以前面说到的立体耐力也会恢复。

通过隔离期也能看出来,航天员的恢复过程还是需要比较长的时间,从航天员返回地面到恢复到执行飞行任务以前的水平,时间就更长了,前前后后加起来也得半年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此可见航天员是如此的伟大,为中国航天科技做出了伟大贡献,面对太空各种未知的危险,肩负着国家重担,可以称得上“航天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