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有寒流天外来,不教冰雪结奇胎。东风吹遍人间后,紫万红千次第开。"
这首诗是由著名的文学家郭沫若先生在参观了山东省博物馆后引发感触而作的一首诗。
后来人们在重新扩建博物馆后取了落款的"山东博物馆"做成牌匾,却使得博物馆从此屡遭调侃,面对这种情况人们对于是否该怪郭沫若议论纷纷。
山东博物馆历史悠久藏品丰富
山东博物馆始建于1954年,是山东唯一的省级博物馆,从1954年到1980年先后进行了大面积的考古发掘,即使在建国初期动荡的环境下,还是保存了很大一部分的珍贵文物,这些都为后来专家研究历史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资料信息。
1992年山东博物馆的新馆在济南千佛山建成,后来在2006年再次修建,选址在济南市区主干道经十路东段,2010年对外开放并且正式由原来的山东省博物馆改名为山东博物馆,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样貌。
博物馆外表全是汉白玉的,高有四五层,整体看起来并不死板、层次感十足,整个博物馆呈"回"字形,是一座十分宏伟的建筑。
山东博物馆不仅修建的雄伟壮观,最让人们惊叹的是它所有的藏品,一件件都是珍奇文物,其中陶瓷、青铜器、甲骨文书画等等就多达二十多万件,这些都为人们展现着齐鲁大地的文化传承。
在山东博物馆所藏物件中有着数件镇馆之宝,例如东平汉墓壁画,它是是山东地区迄今发现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艺术水平最高的壁画;《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竹简,这两本失传了1700多年珍贵兵书的同时出土使得人们填补了这一块历史的空白,诸如此类的还有颂词、郑燮双松图轴、明代九旒冕等等。
按理来说这么一座珍贵的历史文物博物馆应该是人们共同的财富,也应该是人们在山东旅游必去的历史景点之一,但是近年来博物馆常常遭到人们的调侃,而这些调侃与博物馆本身并没有关系,都是由于郭沫若为山东博物馆作诗中落款的"山东博物馆"五个字,因为这几个草书的写法容易看作是其他字,引起了不少的笑话。
博物馆取郭沫若诗中题字牌匾
郭沫若是中国著名的考古学家和文学家,但是同时郭沫若的书法也是被人们所津津乐道的,被人们称作是"郭体",书法多以行草为主,放浪不羁的文笔与苍劲有力的笔锋都使得人们常将他苏轼相比,而且郭沫若的书法也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曾经在2015年郭沫若写的"建设"两个字被拍卖到上千万。
郭沫若也曾经为许多有名的建筑题字,比如故宫的"故宫博物院"五个大字就是由郭沫若1917年书写制成匾额挂放的,除此之外还有沈阳故宫、龙门石窟、大明湖、华清宫等等,就连我们手中拿的中国银行的银行卡题字都是郭沫若书写的,那么既然郭沫若的字这么地被肯定,为什么偏偏山东博物馆的牌匾却被人加以调侃。
原来"山东博物馆"这五个字并不是郭沫若专门为山东博物馆题写的,在郭沫若写的其他的题字中字迹都是清晰可认的,但是这五个字是在郭沫若写的一首诗最后的落款写上的。
而且起初这五个字是竖版排列的,后来这个博物馆的负责人为了符合博物馆建筑的设计就改成横版,直接用郭沫若书写的草书作为了山东博物馆的牌匾。
大家也都知道草书体多是根据作者心境书写而成,展现的也是磅礴不拘小节的气势,它的特点就在于建构简单而且笔画连绵,经过历史的传承和演变,如今不同的书法家写出的草书作品也各有其特点,可能书法大家在交流文化心得时会有感触,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作为标志是不太适用的。
正是因为草书本身的这种特点使得很多人在认字时就会闹笑话,比如这五个字中的"山东",很容易就被人看作是"心系","博"字的笔画写的更像是一个"情"字,"物"写的像是"妇",这样连起来读不仅低俗,更是有伤大雅,更何况作为一个省级博物馆,这样的误解是具有侮辱性的。
是否改用牌匾人们议论纷纷
众所周知牌匾不只是一个牌子而已,更是文化的一种标志和彰显,在古时候大户人家的府宅要挂牌匾,朝堂之上更是要挂牌匾,现如今但凡是一些人文古迹,寺庙建筑,甚至是故宫的角落更是牌匾众多。
牌匾也是非常讲究的,字体大都用楷书、隶书、篆书,偶然也会有草书,大都由一些有名气的大人物进行书写。
古时候以皇帝的题字最为珍贵,到了现在一些书法大家的题字就显得十分彰显身份,正是由于牌匾如此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人们开始纷纷建议山东博物馆将牌匾进行更换,或者采用王羲之的字,又或者采用其他大家的书法,但是山东博物馆对于这些议论也感到十分为难。
本身在于书法的描写来说郭沫若的这五个字气势恢宏,有着他的典型的书法特征,而且在当时选用这几个字的时候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毕竟对于文字的误解还是有心人故意而为之,若是就因为别人的几句调侃就换了牌匾,不仅是对郭沫若的一种不尊重,更是默认了那些调侃者所讲的话,这种被人牵着鼻子走可不是好的办法。
但也有人觉得可能别人确实是看不懂这几个字,本来字写得也有让人误解的地方,何况也不是郭沫若专门题的字,这样一直被人们所调侃对于山东博物馆整体的形象很不利,而且对于不当的装饰及时进行调整也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如果一直置之不理反而会让人们更加拿这个话题当做笑料。
两个说法其实各执一词又都有一定的道理,文化的传承和解读还是要从人的本身看问题,如果人们有足够高的素养和文化知识,那么就不会将文化误解和故意扭曲,本来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活生生被扣上了低俗的帽子,这样对于文化和作家本人都是极大的不尊重,所以人们还是应该改变自己,对于文化有正确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