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火烧不尽,回扣岁岁生,只是形式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9月11日晚间,沉默3天的“昭阳医生”发出一纸公告,回应“涉嫌向医生支付回扣”事件。

9月8日,老牌在线诊疗平台“好大夫”发文称,精神健康辅助诊疗平台“昭阳医生”涉嫌药品回扣等商业贿赂、偷税逃税和不正当竞争,并已向后者所在的广州市荔湾区管理部门提交举报申请。

昭阳医生的回应基本上是“临时工”套路:涉及的员工“还在试用期,尚未完成培训”,“在对外沟通的过程中造成误解”,目前该员工已经被解约。

荔湾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向健识局回复称,已经接到好大夫平台的举报信息,正在跟进处理。

业界有消息传出:相关调查结果会在两周后公布。

互联网医疗平台曾被认为是医生“清白执业”的好地方,这次的举报,将暗流摆上了明面。好大夫向健识局表示:近年来,药品回扣向线上转移的现象越来越多,越来越隐蔽

01 模式之困:服务难成气候,药品是收入来源

哪里有医疗生意,哪里就有回扣。

今年年初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宁夏互联网医疗系统建设的推动者马秀珍曾提出,互联网医疗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资本为逐利,对过度用药等行为缺乏监管动力,很可能鼓励医生多开药,甚至和制药企业合谋推动过度用药、拉升网售药品销量

这种担忧不无道理。归根结底,互联网医疗磕磕绊绊走了20年,始终没能将问诊服务有效转化为“顶梁柱”业务

一名长期使用线上问诊的患者对健识局表示,网上看病一般只用来救急,不能替代线下问诊。目前,国内消费者为线上看病的付费意愿仍然偏谨慎。

理想需要有人买单,互联网医疗遍寻无门,走向路径依赖——重回药品销售的老路

平安健康今年的半年报则显示,药品在线商城总共带来19亿元营收,占总收入的一半;阿里健康6月发布的年报则显示,公司在2020年实现收入155.19亿元,其中在线问诊、体检等医疗健康服务仅贡献了2.84亿元,绝大部分收入来自医药自营和医药电商业务。

至于此次举报风波的当事人好大夫,的确没有自建药房,知情人向健识局透露,好大夫只是把卖药的业务承包给了第三方。

好大夫举报,昭阳医生按照5%-20%的线上药品销售额比例给医生提成,通过咨询费的形式进行结算。

更隐蔽的,则是医药代表利用互联网医疗平台,向医生转移支付院内处方的回扣。一位医药销售人士曾告诉健识局:该给多少提成,给医生刷多少在线问诊量就行,“不少药企为了追求合规,看上了互联网医疗这条通道。”

02 医药分离治表,互联网医疗需治根

“双通道”政策启动后,部分互联网医疗平台挂上医保,摇身一变成为“院外市场”的主力军。

从2018年以来,诺华、阿斯利康、默沙东等众多跨国药企纷纷加强了与互联网医疗企业的合作。

药企直接和平台对接,在定价上拥有更大的话语权。

互联网医疗与医保的挂钩,可能会增加医疗腐败的风险。去年国家医保局在《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支付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曾提出,参保人在所在地“互联网+”医疗服务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复诊时的诊察费和药品费可以由医保支付。马秀珍认为,“监管体系尚不完善的互联网诊疗可能重陷‘药品回扣’的泥潭”

十一年前,时任卫生部长的陈竺就曾强调,要将医药分离,将医药领域的购销活动和医生的利益分开;十一年后,互联网新时代产生了互联网式的新回扣。

说到底,不论线上线下,一旦倚重药品销售,回扣就诞生了

马秀珍提出,要参考公立医院改革中积累的“医药分开”经验,互联网医院的经营主体不能从事药品销售业务;而从事线上药品销售的经营主体则不能开设互联网医院,或提供互联网诊疗服务。

但是,互联网医疗行业没有类似的理念。2016年政策开放后,大批入局者是没有任何医疗背景的互联网公司,流量追逐是它们的天性。

在线下,医疗机构需要遵循科室设置、人员设备配置、诊疗办法等一系列规定。而在半路出家的互联网平台,医生的诊疗行为有待妥善规范,不能只凭个人习惯开处方

不够规范的平台,怎么不会被医药代表盯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有一些互联网平台尝试规范在线处方行为,比如设立由三甲医院主任药师组成的专家药事委员会,点评医生处方,对不合理用药、过度医疗的医生进行干预,甚至关闭互联网平台的处方权。

然而,一个大型互联网医疗平台,一般都有几十万的注册医生,这类“第三方督察”能覆盖的范围极其有限

今年年初,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局长焦雅辉表示:针对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的当务之急是建立“全国统一的规范”

“昭阳医生”的临时工只是冰山一角,公众与行业都在期待更快更好的互联网医疗监管。

文丨古月

设计丨莫羽汐

运营丨薄荷

每天两篇深度稿件,解码医药健康

#互联网医疗# #回扣##昭阳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