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在全国科普日到来之际,由上海市科技协会指导,阅文集团、上海科技报社联合举办的“阅见幻想·未来已来”科幻大咖跨界对谈暨科幻梦想启航计划启动仪式落地申城。

据当天发布的《2021科幻网文新趋势报告》显示,科幻网文创作者、读者和内容类型都呈现出一种年轻化的趋势。在阅文旗下全平台,至今有超过51万名作家在网上写科幻小说,Z世代(95后00后)科幻创作者崛起,占比超过58%。每月有超过四成的读者追更科幻作品,其中Z世代是最主要的阅读人群,2021年6月的Z世代读者数量同比增长超过4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传统科幻母题在网络文学的沃土上生长出一系列新的融合写作方向,赛博朋克、超级科技、进化变异等创新题材受到读者广泛欢迎,仅2021年8月,科幻题材就在阅文旗下起点平台的月票榜前十作品中占据四席。可以说,网络文学已经成为科幻小说的重要承载平台之一。

科幻故事在变,科幻作品承载的科普作用,正在以全新的形式深入年轻人的阵地。《报告》显示,电影《流浪地球》上映、“科幻十条”发布、神州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等行业大事件,带动了一波又一波科幻阅读热潮,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入坑”。

95后作家天瑞说符便是其中的一位,他的科幻作品《我们生活在南京》获得第30届中国科幻银河奖。在当天的圆桌论坛上,天瑞说符表示,他的读者群体大多是90后、95后、00后。他们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即视野特别阔,知识面特别广。“如果你写科幻或者设计稍微专业一点的,深一点的题材,那么你就做好被读者审视的准备,他们会随时随地挑你的刺,这个压力是比较大的。”天瑞说符坦言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现在起点有一个功能,叫做段章说,就是它类似于视频网站的弹幕或者批注,让读者对书里的某一句话进行单独的评论,这个东西一方面大大增加了读者与作品之间的交互程度。另外一方面,能让读者随时随地对作者书里某几个点进行评论和科普。这个甚至影响很多科幻作者的创作理念。

“我们有一部分科幻作者内部形成了共识,即使你要写一些比较专业的内容,那你也可以不用在正文里插入大段大段地科普类内容。为什么?因为读者会帮你科普。你只要写一个名词在那,读者就会在名词下解释,这是什么东西,这个东西干什么用,你不需要在正文里进行解释。”天瑞说符表示,这个东西用的好,是对读者的活跃度有很大的好处。当然,也会给作者造成一些压力。

另据了解,天瑞说符的另外一个身份是宏观生物学硕士,他也是起点在写科幻文的时候,首个在自己的文当中采用的注脚,这个是标注所引用的学术材料,及科研的一些理论依据,可以说为学术型小说创作者开创了先河,特别受到喜欢考究数据学术或者逻辑特别严谨读者们的追捧。

在哔哩哔哩副总裁张圣晏看来,科幻是基于现实生活对未来科技和生活方式的想象,“年轻人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大的脑洞,想象和审美是他们创作科幻作品最大的核心优势。”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恩杰

编辑/弓立芳

[ 北京头条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