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随着家长和学校对教育的愈发重视,上学已经不仅仅涉及课堂教学,还包括很多大事小情。如今家长群已经是中小学阶段,辅助沟通的重要工具。

但有时候,家长群的便利,可能不仅没让老师和家长之间实现更好交流,反而上演了一些激烈的争执。广州某中学的班级群里,就出现了这样的一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填表格,家长在班级群里与老师“互怼”

开学之际学校往往会要求各班统计一些学生信息,记得笔者上学的时候,还是用纸质登记表上交给老师。不过电子化办公的时代,这种形式也逐渐被电子版表格所取代。

广州一个学校,要求班主任统计学生打疫苗的情况,同时上报信息还包括身份证号、家长姓名、电话、家庭住址等内容。因为每个班几十名学生,老师逐个统计不方便。

于是这位班主任将表格发到家长群,让大家自行编辑,这样就节省了很多时间。但这样的方式遭到某学生家长的抵制,认为将同学们的信息就这样公开给所有人很不妥。

没想到因为这件事,班主任和家长在群里开始“互怼”模式。家长声称,如果再把自己的信息发在群里,不要怪他找上级单位说理。班主任觉得自己很无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只是执行,不满意你换学校吧”,这样的话引起了家长更大的愤怒,直言自己是不满这名老师,而不是对学校不满意。事后家长向媒体公开了这份聊天记录。

班主任有苦难言,家长理由充分,到底谁的过错?

这件事曝光以后,大家评价不一。有人说班主任本来就比其他老师更忙碌,文件让家长们自行编辑是正常的,老师如果把精力花费在教学之外的琐事,对学生也没好处。

但换个角度,家长对公开学生信息进行抵制,也有足够的理由。这些关键信息都是学生和家长的隐私,即使在很多人眼里没什么大不了,只要本人介意,就不应被公布在群里。万一有同学或家长,拿着这些信息做其他用途,一旦产生后续问题,有谁能够负责呢?所以家长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

值得高兴的是,评论区没有制造对立,而是对老师和家长基本都给出了理解。很多人认为,有时学校要求收集的一些信息,并没有多少必要。

学生的家庭情况,在入校时已经做过详细的上报,但再出现一些其他事宜的统计时,却要求家长们再次填写。这种情况多了,老师和家长都消耗了本没必要的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提议:限制学校对家庭信息的收集

学校收集学生家庭信息的问题,其实已经有不少家长表示抵触了。为防止突发情况下联系不上家长,学校保存家长的基本信息是可以理解的。

但家长职业和工作单位、身份证、家庭收入等方面,真的有必要统计吗?而且就算学校不会将信息泄露,在上报过程中目前也难以保证绝对隐秘。

像文中类似的公开在班级群里的情况普遍存在。或者即使是老师一人统计,也可能给教育公平埋下隐患。有人在网上向相关部门提出建议,希望限制学校收集学生信息。

这样的呼声引起了不少家长的共鸣,同时也得到了权威部门的回复:正在考虑家长的建议。学校保存学生家庭信息,确实应该有一定的规则界定。

【笔者寄语】家长提交学生家庭信息,看上去是一个不起眼的事情,却涉及了包括隐私、教师职责、教育公平等多方面的影响。

每个有孩子的家庭,都可能会面临这类问题。笔者认为家长们要求学生信息得到保护,有着非常正当的理由,希望未来可以出台相关规定。

对于哪些信息可以收集,做出明确的界定,这样也就避免了家长们在填写调查表时有苦难言。同时对于如何更好地保证学生信息保密,也需要在制度或媒介上改进。

如果学校出于一些原因,有必要调查家庭背景的话,那么用非教学人员去完成统计和上报,就不会令家长担心公平问题了。或者在教务系统中,直接让家长各自登记即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希望家长和老师之间,能够用理性方式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有问题时可以用更平和的方式解决,这样也是为学生做好榜样。

那么,你是如何评价这场争执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